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1|回复: 0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108集)

[复制链接]

2744

主题

2743

帖子

200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020869
发表于 2021-10-31 20: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柏霖老师 讲于2020年05月30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第六十三,“常须隐恶扬善”。

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二百九十四页,我们看经文:

“常须隐恶扬善”

“(发明)奸人早作夜思。不遗余力者。恶之实。而其消沮闭藏。惟恐人知者。恶之名。恶而不隐。势必转相传播。无地自容。先哲有云。闻人有过。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而闻。口不可得而言。大哉。仁人君子之论也。彼轻薄庸流。往往喜闻人过。惯以传述之词。据为确实之论。甚至粉饰增添。丧人名节。其有不显遭人祸。阴受天诛者。几希矣。”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常须隐恶扬善”,我们要常常隐藏别人的过错、恶事,赞扬别人的善行。

“早作夜思”,这个“早作”就是早起。《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晚寝早作,勿惮(dàn)夙(sù)夜。”李贤《注》:“作”就是“起也”。引申为指早上。“早作夜思”的意思就是,早晨起床所有作为,与夜里筹划的事务,这叫“早作夜思”。

那么刚才讲说《后汉书·列女传》,这个《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籍。作者是西汉儒家学者刘向,不过也有人认为该书不是刘向所作,因此,目前通行的版本里面,有些版本的作者会标注说佚(yì)名。就是不知道名字,或是遗失了,这个叫佚名。也有人认为,现在流传的版本,是后人在刘向所作的版本上面再增加若干篇得来的。

那刚才讲说“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是在《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这一章出来的。那曹世叔妻是谁呢?就是班彪的女儿班昭。他的哥哥很有名,班固,班固著《汉书》。那曹世叔他早亡,他的妻子就是班昭,她有操守,有德行。班昭,字惠班,博学高才。所以班昭一直都是推动女德教育的典范,大家都向她学习。

好,那我们再看下面,“消沮闭藏”,“消沮”就是沮丧、很失望、垂头丧气,就是沮丧。“闭藏”就是藏伏、隐匿(nì)。“消沮闭藏”是说,因感到事情不光采,而极力的掩藏,不敢告人。

再来,“闻人有过,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而闻,口不可得而言也”,这一段经文其实很重要,我们可以单独来探讨一下。我们也常常看到,我们古德里面也常在讲,我们圣贤也在讲说,“闻人有过,如闻父母之名”,这什么意思呢?闻父母之名,口不可得而言也,是因为避讳。你听到父母亲的名字,你嘴巴不能说出来,口不可得而言也,是因为避讳,孝顺。那么“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而闻,口不可得而言也”,这是谁说的呢?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这个〈诫兄子严敦书〉就是,马援是一位将军,他的兄长已经亡故了,他兄长的两个儿子叫马严跟马敦,那他写这封家书给马严跟马敦,来教育他们。所以古代,我们讲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为什么我会特别要探讨这一段经文?因为很重要,怎么教子弟。我们现在对传统文化,像国内如火如荼的在推动,非常重视传统文化。老和尚也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现在为什么天下这么乱?就是因为没有家教,因为失敬失孝,没有孝敬造成的结果。其实文言文对学生的写作帮助很大,这是台湾的学生讲出来了,他说,文言文其实可以增长你认识古人、了解古人的为人处世,他的修学态度。

所以这一段经文,我们好好来了解一下。我先介绍马援,是公元前十四年到四十九年,字文渊,他是东汉扶风郡茂陵县人,在今天陕西省兴平市,他是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女儿后来是当上皇后。汉光武帝的时候,拜为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现在在他的故乡扶风郡,也有伏波庙,也有一个祠堂在纪念他。

那因为他带兵,曾经去征讨交趾,交趾就是今天的越南,这封信就是他在去交趾的途中,写信给他两个侄子,马严跟马敦。所以各位如果去看这个资料,在海南岛,三亚市有马援的雕像,威风凛凛。所以有时候我就觉得,要重视这个传统文化,因为是学习它的精神。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云:“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这段是重点,待会我们会解释整篇的重点。我们来看马援的〈诫兄子严敦书〉的原文,我把原文念一遍,我们再来解释这一段原文的字句解说,还有它的白话解。“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我们经文是讲说,“耳可得而闻,口不可得而言”,这个我们经文是这样讲。马援这一段他讲“耳可得闻”,少一个“而”字。“口不可得言也”,那是一样,它多一个“也”。“口不可得言也”,它也少掉一个“而”。“‘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褵,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chì)之士,所谓“刻鹄(hú)不成尚类鹜(wù)”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我们现在常常讲,画虎不成反类犬,就从这个地方来的。“‘讫(qì)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zhé)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马援,你看,古代一个将军,文言文的底子可以这么好,文笔可以这么有内涵,有德行,字字珠玑(jī),都是在教育。

我们来看这一段经文的字句解说。“汝曹”就是汝等,就是你们,你等,尔辈。“是非”就是评论、褒贬。“施衿(jīn)结褵(lí)”,这个“衿”就是衣带。“结褵”,我们现在常常用,现在人常用“结褵”,夫妻结褵多久,“结褵”就是结婚的意思了。但是古代用这个“结褵”两个字,是古代嫁女儿的一种仪式,我们现在说婚礼。女子临嫁,母为之系结佩巾,以示至男家奉事舅姑,舅姑就是公婆,操持家务。古代是怎么教子女的?古代怎么教女儿?我们在这个地方来告诉各位,古代女儿嫁出去,就是“施衿结褵”了。

“申父母之戒”,要好好记住父母亲的叮咛跟教诫。我们曾经看过一则新闻,男女双方在办订婚宴席的时候,这真人真事,他没有先探讨德行,后来在订婚的时候,订婚的聘金谈不拢,当场恼羞成怒,我们俗话叫翻脸,订婚宴马上取消,婚姻马上结束。老和尚讲,古代为什么婚礼这么隆重?他说,不是一家人的事情,不是你们两个人的事情,是天下事,攸(yōu)关整个天下事。

所以古代女子临嫁,她要“申父母之戒”。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要配这个巾,为其整衣。那么父诫女曰:父亲就要告诫女儿说,“诫之,敬之,夙夜无违命。”他说,哎呀,你要随时警惕自己呀,随时要恭敬公婆啊,就是舅姑啊,叫“诫之敬之”。“夙夜无违命”,你早晚不要违背你夫家的这个命令,或者说违背你公婆的这个慈命,或者他的命令。现在不是,现在讲男女平等,不愿意跟公婆住在一起,不愿意跟舅姑在一起,也不愿意孝顺舅姑,是没有孝道。古代是这样,父亲叮咛女儿说,“诫之敬之,夙夜无违命”,早晚不要抗命。

母诫女曰,母亲就告诫女儿说,“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母亲还是一样叮咛她说,你要随时警惕自己,要恭敬舅姑。什么叫做“夙夜无违宫事”?“夙夜”就是早晚,你不要忘记做家事。古代妇女在家庭中承担的事务,如女工,或者有时候我们讲说,那个字我们讲叫红,那女红。养蚕以及其他室内劳作等。从事纺织、刺绣、烹饪等工作的妇女。也就是说先做家事了。现在的女子嫁出去,不会做家事,也不会做早晚餐,就不会做烹饪(pēng rèn),不会煮饭,不会煮菜,统统叫什么?叫外面的外食,到餐厅去吃,全部都吃外食,外食就是去外面吃。所以以前是万家灯火,现在没有万家灯火,现在厨房都关灯。现在这个司命灶君,这个灶神现在非常清闲,因为都没有做啊。古代是这样教育的。

再来,“口无择言”,说出来的话没有败坏的,意思就是说所言皆善。“择”就是挑选的意思。再来,“清浊无所失”,意思就是说,诸事处置得非常的得宜。“数郡毕至”,数郡的客人全部都赶来了。它这个是指什么呢?刚才讲的这个杜季良他的父亲过世的时候,他父亲的丧礼,来吊祭的客人,数郡的客人都来了,都赶来了,叫“数郡毕至”。

再来,“刻鹄不成尚类鹜”这个“鹄”,“鹄”就是什么?很大的鸟,我们现在讲叫天鹅。那“鹜”,鹜是一种野鸭子,野鸟,这个意思。所以“刻鹄不成尚类鹜”,这个就是说,比喻虽然仿效不及,尚不失其大概。虽然你没有学得很像,但是也差不了多远了,这个意思,“刻鹄不成尚类鹜”。

那再来,“画虎不成反类狗”,我们现在习惯是用画虎不成反类犬,就画老虎没有画成,变成画成狗了,叫做“画虎不成反类狗”。但是我们常常用的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就是这个比喻是什么?就比喻弄巧成拙。再来,“下车(chē)”,但也可以念“下车(jū)”。就是官员初到任。再来,“切齿”,表明痛恨。“以为言”,把这个作为话柄。

好,我们来解释这一段,马援给他的这个侄子〈诫兄子严敦书〉,白话解,译文: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跟马敦都喜欢谈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就是我们现在讲,古代叫侠士结交,就像我们现在讲是什么?喜欢结交有道义的朋友。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就像听见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或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最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看,古代的长辈是这样教子弟,教兄长的儿子,就是不说他人是非,不见他人过。六祖大师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不说四众是非,也是不要造口业。我们这一段就是“常须隐恶扬善”,就是不要造口业。现在口业非常严重。

所以马援说,我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所以我是一再强调的。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一样,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出来的话,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他个性谦约节俭,待人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我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你看,这叫见贤思齐,长辈教晚辈是这样教的。杜季良这个人豪侠好义,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也是不错,无论什么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的时候,来了很多客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为什么他叫他们不要学习他呢?不要学习杜季良呢?而是要学习龙伯高呢?好,接下来他就说了。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个谨慎谦虚的人。他重点是要教他们,你们要谨慎谦虚,就所谓的“刻鹄不成尚类鹜”,你们要画这个天鹅画不成,还能变成野鸭子。而一旦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你们就成了纨裤子弟了。纨裤子弟我们是常常用,什么叫纨裤子弟?纨裤的意思就是说,它是一种很昂贵的细绢裤,那个质料非常的好,有钱人家子弟在穿的,细绢布去做的裤子。衣着华美的年轻人。古代讲那个官僚或者大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叫纨裤子弟。现在也是常常用,我们叫做富二代、官二代,富贵人家的子弟,有些是德行不错,但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

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你画老虎没有画好,变成像狗。到现在杜季良还不知道,郡将到任就令人家怨恨,他还没到任就被人家怨恨。百姓的意见很大。我常常为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了。也就是说龙伯高有德行,他希望他的子弟跟龙伯高学。那杜季良虽然行侠好义,但是他德行不够,所以不要跟他学。

那我们来探讨第二个部分,就是说,马援写这一篇给他的兄长的儿子,就是〈诫兄子严敦书〉,它的背景是怎么回事,怎么会写这样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写这篇家书的背景。

马严、马敦兄弟,他们是马援他的二哥马余的儿子。兄弟俩的身世悲凉,马严七岁的时候,父亲马余就死在扬州牧任内。州牧是古代的一个官职,他父亲马余死在扬州牧任内。八岁的时候,母亲也辞世西归了。两个七八岁小孩突然遭这个家庭大变,父母双亡,寄养在当时任梧安侯相的表兄曹贡家。汉光武帝建武四年,马援随着刘秀东征,路过梧安,顺便将马严兄弟带回洛阳。这个时候马严已经十三岁了。以孝悌传家的马援,将兄长的儿子视同己出,严加教诲。这封家书就是经典事例。所以为什么我们今天要探讨这个部分?就是他已经教他子弟要隐恶扬善,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家教的案例。

更可贵的是,马援写这封家书给马严跟马敦两位侄儿的时候,正是他率军远征交趾的时候。在戎马倥偬,戎马倥偬(róng mǎ kǒng zǒng)就是他的军旅生涯非常的忙碌,事情非常繁琐的情况下,叫戎马倥偬。我们现代人也常常用戎马倥偬来形容从事军人工作的生活,叫戎马倥偬。他在军务缠身的非常时刻,他还惦记着子侄的教育,百忙之中抽空,就寻暇,万里传书。古代也没有邮件,只有驿站,也没有像现在说电子邮件跟电脑,古代都没有,万里传书。殷切之情,流于言表,肃严之意,沁人肺腑,就感人肺腑,沁就是渗入,就感动你的内心。而且言简意赅(gāi)。言简意赅也是我们常用的成语,它的意思是说,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叫言简意赅,要抓重点。那文章的遣词用字都非常的让我们赞叹、非常的法喜,叫字字珠玑,这也是我们常用的成语。

汉代的读书人,他们生存的环境险恶跟变幻莫测,使人时时刻刻保持一种戒惧状态,谦虚跟谨慎以求保全自我。其实不是只有汉代,目前这一种科技时代,也是要维持这样的一个谦虚谨慎。

我最近看一个新闻报导,现在都流行网红,网路红人,网红,就在欧洲有一个葡萄牙的网红,他年纪轻轻的。其实,事后人家警察说,他并没有很多钱,可是他就是炫富,网红炫富,做直播主,现在是网路名词,一夕暴红。这个没有德行,没有修因,得果,那本身都有灾祸。结果他因为做网路的工作,网红的工作,突然间有一点小财富,他就炫富,在他自己家的豪宅做直播。现在网路无国界,短短几秒、几分钟之内,就可以传遍整个全世界。结果他就做直播,他很有钱,把他们国家的钞票,全部都铺满到他家的桌子上,那打扮得也很炫耀,而且还特地买了一台非常名贵的车子。结果隔不了二三天,就被黑道分子绑架,恐吓勒索他的钱财。他其实没那么多钱,只是摆几十张、几百张而已,说他很有钱。结果因为这些黑道分子,这些恶人,因为问不出一个所以然,找不出他的钱放在哪里,就把他当场杀死了,命丧在荒郊野外。

这就是什么?这就是说,古代是教子弟要谦虚谨慎以求保全。所以不是只有汉朝,现在也是一样。我们说,我们现在都用现在的世俗的话,叫做谦虚低调,不要爱出风头。尤其现在很多的网路工具非常的流行,这个脸书FB、Twitter、LINE、微信,现在是五花八门,你要修清净心都非常的困难。只有一个办法,学老和尚,不拿手机。你不拿总可以吧,你不会被污染、被干扰。

所以在马援那个时代,他这样教他的侄儿,是希望他们谦虚谨慎,以便保证他们家族的延续跟发展。因此,汉代的读书人,汉代的士人,把这种戒惧意识,在诫文中转化为对修身养德的强调。

那这一篇马援的文章,教他侄儿的这篇文章,其实很值得我们赏析,我们来给它赏析一下。

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平时喜欢批评时政,结交侠客,很令马援担忧,他虽然远在交趾军中,还是写了这封情真意切的信。文章出语恳切,言词之中饱含了长辈对晚辈的深情关怀和殷殷的期待,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原因有三。

一,用“汝曹”称子侄,这个我们也常在古文里面看到“汝曹”,它反复的出现,让这个子侄们阅读时候倍感亲切。不远千里致书教谕,达到耳提面命的效果。其实是这样,作者选用这一个称谓也传达丰富的信息。因为古人的名跟字是并行的,各有其用。一般来说长辈称晚辈是用名,同辈相称是用字,如果是“尔”“汝”的相称,往往是不礼貌的,但在特定场合却又能够表示亲近。所以用“汝曹”相称,就显得随和、亲切,拉近长辈跟晚辈之间的距离。这是第一点,表达了真情的关怀。

那么第二点,苦口婆心,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晚辈沟通。我们现在人就欠缺这样,不要说是教侄儿了,父亲跟儿子,母亲跟女儿,或者父母亲跟子女之间,都没有办法像这样来苦口婆心的教育,或者是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人生经验跟晚辈沟通,而不是空讲这些大道理。所以为什么我特别挑这一篇马援教他的侄儿马严跟马敦的这一篇家书,其实我是有这个用意。譬如说现在,父母没办法跟子女沟通,而且不晓得怎么教小孩,这个就是知道怎么教小孩。所以现在常常父母说,我不知道怎么教小孩。有些父母说,我词穷,我不会讲,老人言就很多了,就问题,你要不要学呀?

例如首段说,“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这个你也可以教子弟,你不要说别人的是非,你只说自己如何如何,但是态度要明确,感情要浓烈,自然就可以感染晚辈的心,不必用命令式的,不许这个,不许那个,现在所以说为什么父母跟子女会冲突?就是用命令式的,我要叫你这样。他不是,你看马援是用他的人生经验告诉他的侄儿,龙伯高有德行,他教他们要跟龙伯高学习。杜季良虽然是好,但是不值得学习。他特别跟他们讲说,如果你学龙伯高,你“刻鹄不成尚类鹜”,虽然你画不成天鹅,但是你至少还成为野鸭子,你可以学他的谦虚跟节俭。但是你如果学杜季良,那就变成怎么样?就画虎不成反类犬了,就“反类狗”了,那就变成纨裤子弟了,那这样就不行。这个就是他用这个生活经验,他告诉他们,他分析他们两个人的优点跟缺点,他们的长处跟短处,教他的子弟马严跟马敦怎么学。所以他是苦口婆心,现身说法,他不是用命令式的。而且他还告诉他们说,他殷殷的期盼,他用“施衿结褵”,反复叮咛,语重心长,让人家感动不已。

同时对于当世的贤良的作为得失,他也加以对比评析,都是他自己观察社会人生得来的经验之谈。例如刚才我讲的,“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的比喻,警拔有力,发人深省,是可以传之千古的警句。而诸如“愿汝曹效之”“不愿汝曹效也”的话,虽然只是表示希望,但是字里行间充满着真挚的关爱,比之“汝曹当效之”“汝曹勿效也”,我们用现代话说,你们好好向他学习,你们不要学习他,板着面孔的口吻,要强过好多少倍呀。这是第二点,苦口婆心。

其三点,文中大量的恰当使用句末语气词。这个现在当然是没有,因为现在大家都使用白话,而且用电脑打字,现在文言文越来越少,越没有人学习了,所以这种句末语气词也几乎是没有人用。但是古代,用这个句末语气词,它有他的用意,它表达了什么?以简驭繁,只著一个字而含义丰富;表达感情以无胜有,不著情语而情尤真,看起来好像没有感情的话,但是它充分代表感情的真诚,意尤切而突出效果。譬如文中用“也”,“也”表达是自己的肯定跟期望,但是态度坚决;用“矣”和“耳”表达自己的爱憎倾向,自己的喜爱,或者自己厌恶的倾向,情深意长;用“者也”表达出对评说对象有所保留或是不以为然,他就用“者也”。这些“也”“矣”“耳”“者也”,都是属于句末语气词,它有他的含义在里面。这些合在一起,不仅读来语气抑扬,我们说抑扬顿挫,更能够使人由此领会充盈在文字背后的教诲、期望、关怀跟爱护。

好,这个就是刚才提到这个“闻人有过,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而闻,口不可得而言”,我特别来解释这段典故的由来。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发明)奸恶的人白天作恶,晚上谋划,千方百计,不遗余力,这是作恶的事实。但他感到事不光彩,极力隐藏,生怕别人知道,这是指作恶的名声。名声不能隐蔽,就会互相辗转传播,使人无地自容。先哲说,听说那有过错的人的名字,就好像听到父母的名字,可以从别人的口里得知,自己再不能说出去了。说得多好啊,真是仁人君子的高论。那些轻薄平庸的人,往往喜欢听闻别人的过错,习惯于把互相谣传的话,作为确实的结论,甚至还要添油加醋,败坏别人的名声。这样的人不遇到横祸,不遭天谴,是很稀少的。

这一段的重点就在最后这两行,不要散播谣言,传播是非,作为你的确实结论,而且你还要加油添醋,破坏别人的名声,这样不遇到横祸,或者天谴,实在是很稀少的。

好,我们看下面这段经文:

“恶之在细行者。固当隐。恶之在大节者。尤当隐。恶之在男子者。固宜隐。恶之在妇女者。尤宜隐。恶之在自身者。固不容不隐。恶之在祖先者。尤不容不隐。总是恶名愈大。则吾隐之之功愈大。其无志隐恶者。皆其无福隐恶者也。”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细行”,“细行”叫小节、小事。它从《书经·旅獒(áo)》篇:“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八个字很重要,我们常常也听古德开示。孔《传》:“轻忽小物,积害毁大,故君子慎其微。”“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就是说你如果不注意细节,你微细的行为,或者说你的心念,会连累到你的德行。

所以我们来探讨这一段里面的,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在一些细微处不注意,将来就会慢慢的养成懒散、放逸、轻慢的心,将来要再提起正念用功,就提不起来。是要点点滴滴的用功的。

为什么呢?因为养成这种坏的习惯,很难收摄。也就是说古人说的“防微杜渐”的道理。尤其是我们修行人,一定要谨慎。

禅堂里面有一句话说,“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说这话是什么目的呢?要注意你的威仪,注意你的这一个微细的行为。这“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目的就提醒你说,细微处不可以随便。不以恶小而为之,一点一滴的这个细小威仪,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的四威仪,你都能够做好了,其实你是很容易提起正念的,修行就很容易上道。

譬如说,我在佛堂,我会注意很多细节,这不是说我们吹毛求疵(cī)。譬如说,香炉的香,这是我常做的动作,就代表我们的恭敬,我香如果插大概一个礼拜,或是三天,已经有五六支了,我一定会把它抽起来,然后我用一个平板,把香炉里面的香灰,把它抹平,而且抹得牢固一点,这样香就很好插。或者是,我们点檀香的小香炉,我旁边都会整理得很干净。我都会注意这些细节,这代表我对三宝的恭敬。或者是供花的花瓣掉下来了,我都把它捡起来,捡起来以后,我再把它集中在一起。或者是我们燃灯供佛,那个灯油已经溢出来了,把桌面都污损了,我就会把它处理干净。这个就是说什么?语默动静的四威仪都要做好,容易提起正念,修行就很容易上道。因为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是助道的因缘。

有些人修行说,这个也无所谓,那个也无所谓,甚至为自己找借口来开脱:末法时代,不要求这么严格。你自己自动降低标准,正念很难提起来,身、口、意全部都流浪在妄想跟五欲六尘的境界中,想把心收回来就很困难了。所以修行人在细微之处一定要小心,也就是修行一定要细心,看一个人修行好不好,就看这个人够不够细心。

有一次,我在香港大埔,我跟老和尚报告那个我制作的法宝,就是我以前早期在流通法宝,那时候网路没这么发达,我会有一种因果系列,里面会有《地藏经》本,我读诵的《地藏经》的这个DVD,还有我放一本《如何依地藏经修行》,还有《健康之道》,还有《玉历宝钞》等等这些,我会把它集中在一起,变成一个珍藏经书的盒子,把它做得很精致,那最上面放了一张地藏菩萨金卡。我在香港大埔跟老和尚报告的时候,早期的时候,见到老和尚,就当然都会很紧张,在十几年前,见老和尚都会很紧张。结果那个地藏菩萨金卡,就因为在报告时候,那桌子桌面不大,所以地藏菩萨金卡就挪来挪去的,就对地藏菩萨就没有很恭敬哪。老和尚就一边听我报告,一边他就悄悄的把那地藏菩萨金卡,从我坐的位子的这个右边,他就把它挪挪挪,挪到左边不会去碰到的地方,就把它固定了。这叫做什么?我们刚才讲的,很重要的,“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叫“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这个叫做“细行”,这就可以看到老和尚他的修行的功夫,他很细心。

所以一个人修行好不好,就看这个人够不够细心。老和尚有时候在他摄影棚讲经的时候,看他一个小小的动作。譬如说,老和尚他要穿这个海青,披袈裟,他那个威仪跟他那个动作,就是表达他的修行的一个境界。

还有看他走路,轻轻的走,如行云流水,慢慢的说,说话是慢慢的说,做事情就很用心的做。每一件事情,都做得特别的到位,如理如法。这就是这个人他有定功,他有智慧。所以修行一定要细心。

譬如说,我们在上香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上三支香。我会常常看到莲友去上香,我都会再把它扶正,他插下去,香斜了。这个你要敬佛菩萨的香,你要插直,一柱擎(qíng)天。他不是,他插下去,往东边,往西边倾斜,这都是不恭敬的,我事后都会把它再扶正。插的时候就是端端正正的、不偏不倚。是斜的,你要侧面看,斜的,有没有正啊?每支香之间的,有时候插三支香,那个间距都把它抓得很好,三支香的距离都恰到好处,让人一看肃然起敬。我常常会做这个动作。摆供果也是一样,你要摆得整整齐齐,看上去非常庄严,让人家心生法喜。

所以每一桩小事情都用心去做,就说明这个人的心妄想很少,他始终保持正念在做事情。我们看他摆东西乱七八糟、东倒西歪,说明这个人做事的时候,妄想纷飞,我们现在俗话讲,叫很容易钻牛角尖,心里不知道在打什么妄想,事情就做不好,掉东掉西的。

古代在禅堂里面,老班首常常开示一句话,有道无道,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这是一个很通俗的话,可是这里面代表你的修行功夫,这个人有没有德行,有道无道,自己知道,不用去问别人,别人也知道,人家一看你的威仪就知道了。怎么看?看你这些细微之处就见真章了。

细微处,不是说我们心眼特别小、处处跟人家计较,不是。这是指细微的地方,你的观照能力非常的好,因为细微的地方是我们不能够观察的地方,我们会忽略的地方。

经典上也告诉我们,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你失念了,失去正念了,打妄想了,做事情就做不到恰到好处。

儒家跟我们讲“思无邪”,为什么叫“思无邪”?你的念头就是“思”,“思无邪”就是你不要失去正念,你心不要驰散,你要摄住自己的心念。

很安静的、很寂静的、如法的做好每一件事情,走好每一步路,说好每一句话,这就是修行。有些人是慌慌张张的,走路东倒西歪的。你好好走你每一步路,好好说每一句话,这就是修行。

修行怎么修?修行不是说惊天动地,非要做出什么个样子出来,语不惊人死不休那个样子。修行就是要寂静地细水长流。我常常听莲友跟我报告事情,我说,你慢慢讲,你再讲慢一点,一字一字讲出来,让他心先定下来。把你的身、口、意都管束好,每一件事情就可以做好,这样修行就容易成功。所以,不要舍近求远,说,我一定要去山上小住一下,我要去闭关了,我要怎么样了,那个太遥远了,你先把你眼前该做好的事情,把它做好。从小处的事情你都做不好,那你到寂静的地方,你也用不上功,为什么?你这颗心跟道不相应哪。给你一个安静的环境,你也不相应哪,你去到那个安静的环境,你还是压抑的,你就是想跑,你待不住。所以星云大师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你在这个娑婆世界,你心不能安住,你心定不下来,你到极乐世界,你安不住,你坐不住的,你一定往外跑的,你受不了那边的那种这么宁静的环境。这么寂静的环境,你受不了,你就一定往外冲。为什么?因为没有定功,没有智慧,没有三昧的功夫。所以,修行一定要从细微之处着手。

所以这句话讲,“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八个字代表修行的功夫,很重要,很重要。

所以我特别引用《感应篇汇编》里面一段经文来跟各位共勉。“言天地无私,因物付物,祸之福之,本无一定之门,听招致以为报应,惟在人心自召耳。然人一念未起时,此心湛然,如同虚空,何有善恶?只因此念才动,所向好事是善,所向坏事为恶。其先不过起一念,行一事。及后日积月累,遂有善人恶人之别。而得祸得福,悉决于起念之时矣。故太上开口曰无门,曰自召,懔懔于为人起念之时,吃紧提撕警觉。觉者,内观洞照也。人心善恶,莫不有几。一念内照,便知向往。”

这一段经文,我讲完《感应篇汇编》,再讲其他经典的时候,我其实满怀念这一段经文。它告诉你,善人恶人从什么地方来。它说,“天地无私”,你怎么做,上天给你感应什么,你做善得善感,做恶得恶报,“因物付物”。要降灾祸,要得幸福,没有一定的门,因你的起心动念,去招感这个报应而已,“听招致以为报应”,只在人心自己招感而已。当一个人的念头还没有起来的时候,这个心本来是清净湛然的,没有什么善跟恶的问题,它本来清净,本自清净,它本自具足、本不生灭、本无动摇,就像虚空一样,哪里还有善跟恶呢?

只是这个念头刚动,“向好事”,去做好事就变成善,去做坏事就变成恶。最先也不过是起一个念头而已,你动一个念头起来说,等一下想要做什么,“行一事”。然后经过日积月累,就变成有善人跟恶人的差别了。然后就招感了灾祸,或者是福乐了,都决定在你这个起心动念的那一刹那。所以太上老君一开口就说,“祸福无门”,说自召。说无门,说自召,就在告诉你,祸福是你自己去决定的,不是上天决定的,不是阎罗王决定的,不是别人给你的祸福,是你自己去招感来的。所以特别给你叮咛“祸福无门”,“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祂特别告诉你,“无门”跟“自召”这两个重点。这也是刚好符合我们刚才讲,“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是呼应的。

“懔懔于为人起念之时”,祂告诉你,你必须要警惕在起心动念的那一刹那,你要“吃紧提撕”,你要警策自己,要警觉自己。“觉者,内观洞照”,你向内观照,观照自己这一念心,洞察自己这一念心,“内观洞照”。“人心善恶,莫不有几”,人心的善恶,都是从这个最微细的地方开始,“莫不有几”,“几”就是最微细的地方。你一念内照,便知道你的心往哪边走的了。“一念内照”,内观洞照,向内观照,就知道心向什么地方,向善还是向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还是心向净土,心向弥陀,很清楚。

再来,“大节”,“大节”就是指品德操守的主要方面。这是针对小节来说,“大节”。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表现在小的方面的恶行,当然不应当使人知道;表现在大的方面的恶行,尤其不应当使人知道。男子作了恶,当然不应当使人知道;女人作了恶,尤其不应当使人知道。自己作了恶,当然不愿意使人知道;祖先作了恶,尤其注意不要使人知道。总之,恶的名声越大,我隐藏的功德也越大。那些没有隐恶志向的人,都是没有福分隐恶的人。

这一段经文告诉你要“隐恶扬善”。那现在问题来了,我们修行常常说,要发露忏悔,要改过向善。就像袁了凡先生一样,在还没有改变命运以前,他先要〈立命之学〉,先了解命从何来;云谷会禅师教他,先改过开始,先从忏悔开始,〈改过之法〉;再来是谈行善,〈积善之方〉;最后再是〈谦德之效〉,谦德之效就是他的德行了。所以我们这一段要探讨,这样会不会矛盾呢?这里面讲说,大的恶行,尤其不应当让人知道;男子作恶,当然不应当使人知道,女人作恶,尤其不应当使人知道;自己做了恶,当然不愿使人知道,那大家就会产生一种迷惑了。所以我们现在来探讨,“隐恶”跟“发露忏悔”如何来作取舍。我们来聆听老法师的开示,如何消业障?忏悔。

老法师说,很认真的每天反省,把毛病找出来,改掉,叫忏悔。跟了凡先生一样,是改过。譬如说,我过去毁谤三宝,你现在回过头来赞叹三宝;你过去破和合僧,现在我拥护和合僧,这样叫真忏悔。你过去喜欢赌博,你现在教人家不要赌博,戒赌;你过去犯邪淫,现在你劝人家戒邪淫,自己也去戒邪淫,这叫真忏悔。过去陷害人,现在补偿受我害的人,你补偿他,你多给他一些利益,去帮助他,这叫真忏悔。你把《无量寿经》字字句句的教诲,都用在日常生活上面,你如果是真做到经文的境界了,那叫真忏悔。天天念,念一万遍,心里对人还是有怨恨,对事情还是有不如意的抱怨,这样的念头,你没有回头,没有忏悔。

老和尚说,忏悔最重要的是发露。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就讨论到,跟“隐恶”的这个对应关系了,“隐恶”是藏起来,“发露”是要告诉别人。当然我们说“隐恶扬善”是对别人,别人的过错我们要隐藏起来,不要去张扬别人的恶事、罪恶,或者别人的是非,或者传播别人是非,他的用意是在这个地方。扬别人的善,要赞扬别人的善。但是这里面因为有提到说,刚才讲的,“恶之在男子者,固宜隐。恶之在妇女者,尤宜隐。恶之在自身者,固不容不隐”。就是我们要了解说,忏悔最重要的是发露,后不再造。所造的一切过失、错误,不要再遮盖隐瞒,否则罪过越来越深。

好事不要让人家知道,让人家知道,一赞叹,就报掉了;做坏事,知道的人越多越好,每一个人都说你一句话,批评你、骂你,就报掉了。所以“发露忏悔”,“后不再造”,是真忏悔,真消业障。一天改一个错误,继续三年,老和尚说,不成圣人,也是贤人。一天改一个错误,过错,继续三年,不成圣人,也是贤人。这样勇于改过自新、修持,求愿往生,决定得生净土。

“发露忏悔”,造了身、口、意十恶业,要说出来,不要隐瞒,不要隐藏,至少要在佛菩萨面前高声说出来,在善知识面前,应当要“发露忏悔”。所以如果你是受戒的话,你就必须在戒场那边,你必须把犯戒的事实告诉一位比丘,向他发露忏悔。

隐瞒、推诿(wěi)自己的过失,你必须要勇于承担,有过错要自己勇于承担,认过错才能忏悔,要积阴德。做好事,善不用让人家知道,要隐瞒,福越积越厚,罪业要让人家知道,这个人骂你一声,那人责你一声,这果报就报掉了。作善,让人家恭维、赞叹,善报光了,做再大的功德也等于没有做一样。所以对人谦恭卑下,这样积的功德能保全。

那么忏悔的方法,不是把从前所作的罪恶,在佛菩萨面前再说一遍。我们常常都会跟佛菩萨讲,一直再重复这样说。如果把过去的罪恶细细的再回想一次,跟佛菩萨再说一次,你又造了一次,身没有造,意造了,口造了。这个业忏悔不了。忏除业障是认真念佛。你只要认真念佛,就不会责备别人,你如果是真正念佛的话,你是不会责备别人的,你只会责备自己,为什么把这句佛号忘掉,去讲是非呢?去说别人的过错呢?你要是念这句佛号,就不会再去说别人的是非跟过错了,为什么你不能认真念佛呢?所以认真念佛,业障就消除,就忏除。不是去叫你想什么时候做错事,什么时候犯了罪,这个是过上加过,罪上加罪,忏除不了的。

学佛,认真的修学,还被别人轻贱、糟蹋,这个人的罪业现在就报掉了。别人毁谤我们,好好想一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绝不怪别人,不可有一念瞋恚心、报复心,对他是恭敬心、感恩心。这个是谁做到呢?我们的摄影师兄有做到,他以前常常被他的同参道友轻贱、糟蹋,那罪业就报掉了,所以他就有福德来从事这个弘法的工作。这个录影的工作也是弘法,法布施。他也不责怪别人,他说,秦桧也是一位老师,他也是菩萨示现。他不起一个瞋恚心,也没有报复心。最后还把他的同参道友送到西方去了,就是我们颜惠文居士,我帮她开示了五十四分钟。

在今年二○二○的四月十二日,我们这位摄影的陈居士叫我去跟她开示,我求阿弥陀佛跟金地藏菩萨给她加持,就开示了五十四分钟,改变她的命运,改变她的病障,也改变她的业力,也改变她的往生的信念,还有往生的信愿,也改变她父母因为她罹患了这个重病,癌症,而对三宝的这种抱怨,也消除她父母亲所造的口业。最后我们这位颜惠文居士,颜惠文菩萨,在四月十九日,就七天之内,她在四月十九日的早上七点半,告诉她师兄,就是她的丈夫,说她今天要往生了,预知时至。而且还叮咛她的师兄,一定要帮她打一针吗啡止痛,打一针、一剂止痛剂,她才有办法提起正念念佛。她坚定了求生信念,这个坚定的信念,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后她在九点五十离开她的家,到上品莲礼仪公司,我们这个佛化的礼仪公司助念。这一抬进去电梯,就见到佛光了。然后她躺下去那个助念床。到十一点二十三分,正念舍报,往生极乐世界。助念到晚上,二十三点二十三分的时候,这个法相庄严,瑞相庄严。

这就是什么?这是别人在毁谤你,别人轻贱你,别人糟蹋你,他是消你的业障,你要感恩他,要恭敬他,他替我消灾灭罪,他是你的大恩人,你就把自己的修学功德回向给他,并且为他祈福。这就是什么?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面讲,“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常常就是不满别人批评我们,别人轻贱我们,《金刚经》佛陀告诉你,这是你过去所造的罪业,应该要堕到地狱去,应该要堕到三恶道,因为他现在轻贱你,你过去所造的罪业就消灭掉了,就报掉了。

所以老和尚说,别人骂你一句,别人责备你一句,这个罪业就报掉了。要让人家知道啊,这样你最后就可以成佛,“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人家毁谤你、侮辱你、骂你的时候,你就一句话,“阿弥陀佛,谢谢,消灾免难”。但是我看大部分的人都来不及念南无阿弥陀佛,脸色大变。你要观照说,他是大善知识、大恩人,他是替我消灾,我业障无始劫来,累积到今天无量无边,亏得这位冤亲债主为我消业。所以我们这个陈居士把他的冤亲债主超度到极乐世界,这叫同生极乐国,花开见佛悟无生,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就是确定了,善跟恶同归弥陀性海,就消归自性了。

所以如果有别人在毁谤你、在侮辱你的时候,你能够如如不动,这是在消业障;如果你全盘接收过来,结果你在那边生气,你还是在造业。如如不动是消业;生气,起瞋恨心是造业,一念之间,果报不一样。所以我们每天修积功德,都回向给冤亲债主,报他的大恩。每天赞叹你、奉承你,消不了业障,因为赞叹太多,德行有亏,容易造成贡高我慢,又生业障了。

所以无量劫来所造的罪业太多了,虽然重,不用怕,老和尚说,怕的是不能真心悔改,真诚心悔改,今后断恶修善,决定能弥补。只要真正、彻底回头,就跟佛心相应,就能够得到诸佛菩萨加持。

那拜忏,真正忏悔就有效果,一定依教奉行,改过自新是真忏悔。如果你只有念忏悔文,也有些人是念忏悔文,忏悔文念完,那你做不到,老和尚说,那也没有用。念“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每天念三遍,老和尚说,那你做不到,还是没用啊。

所以老和尚说,看到别人修善,难过、嫉妒、妨碍,想办法去破坏、阻拦、毁谤、侮辱、陷害,老和尚说,有这个念头一定要忏悔。那我如果是看到别人有这样说,我都会说一句话,不要说了,不要说了。我都说,不要说,念佛。

或者你顽固、固执、跋扈(bá hù),不听人家劝,喜欢跟别人对抗,好胜心切,不认输,争强好斗,一定要忏悔。这也很多人,很多人都是这样,顽固、固执、跋扈、不听人家劝,喜欢跟人家对抗,好胜心又特别强,不认输,争强好斗,这个也要忏悔。

做错事,不怕人家批评、议论。如果你造极重的地狱罪,老和尚说,只要一口气没有断,都还有救,忏悔,真正从内心忏悔,后不再造,你可以不堕三途,带业往生。“念一句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但是如果你有口无心念,这样不行,要诚心诚意的念,对世间的万缘真的放下,一心求往生。口里念佛,心里打妄想,消不了那么多罪业。

一句佛号,“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不夹杂力量最大,你能够不间断念上三年,无量劫的罪业统统消尽,自在往生。

功夫成片,就是这句佛号,把烦恼伏住。烦恼没有断,但是它不起作用,不起现行。你看到顺心的事情,起了贪爱,“阿弥陀佛”,把贪心压下去,或是把贪心伏住;看到不顺眼的事情,瞋恚心起来了,“阿弥陀佛”,把瞋恚心压下去,把它降伏住,绝不叫它起作用。老和尚说,这样修,叫做念佛。我们现在人念佛,有些是什么?看到顺心事起贪爱,心随境转了,看到不顺心的事情,也起瞋恚心了,心随境转了,那就不是念佛了,那是念六尘了,那就念贪爱心,念瞋恚心了。

所以,当你心里一念不生的时候,老和尚说,到这个境界的时候,你可以不必念佛,因为你心已经清净了,但是你心一动,赶紧念阿弥陀佛,把喜怒哀乐爱恶欲统统压下去,不让它起作用,这就是伏烦恼。所以念佛到这个功夫,才是真正的忏除业障的方法。到这个境界也不会隐恶了,因为人家毁谤你、轻贱你,都消你的罪业了,你也不用隐藏罪恶了。你念佛到这个功夫,自然而然业障就忏除了。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经文:

“孔子论益者之乐。必曰。乐道人之善。道之云者。即扬之谓也。善言善行。人之所难。苟有一德。人即传播。则善者益进于善。此即与人为善之意也。是故善在圣贤。可以鼓励风俗。善在乡党。可以式化顽愚。其机全在揄扬(yú)赞叹。不没(mò)人善之心而已。”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乐道人之善”,这句经文是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篇,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这一段孔子〈季氏〉篇,李炳南老师怎么解释呢?《论语讲要》里面说,孔子讲这个有益于我们的“三乐”,损者也是“三乐”,这个“三乐”是什么呢?这个“三乐”这个“乐”字,有两种读法。李老师说,一个是读耀音,就是“仁者乐(yào)山,智者乐(yào)水”那个“乐(yào)”,读耀音,当成爱好讲;读(lè)音就是喜乐。“益者三乐”,有益的乐事有三种。“乐道人之善”,喜欢说别人的好处,喜欢说别人的善事,喜欢说别人的善行,这叫“乐道人之善”,常常赞叹别人。这个“道”作导字讲,就引导、宣导,以导人心向善为乐事,这叫做“乐道人之善”。例如自己学礼乐,也引导他人学礼乐,一同往善路上走,必得大益。所以“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多了很多菩萨道友,这是有利益的三件事情。这是《论语讲要》说,一齐往善路上走,必得大益。

那么这一段,“乐道人之善”就是指,周安士先生解释,这个“道”为传播、宣传之意,为引导人向善的方法之一,也通。

再来,“与”,“此即与人为善之意也”,这个“与”就是赞助、赞许。

“乡党”,泛指家乡。按照周朝的制度,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

“式化顽愚”,“式”是榜样、楷模。“化”是教化的意思。“顽愚”是指顽劣而愚钝的人。“式化顽愚”的意思是说,可作为榜样,并教化顽劣而愚钝的人。

“揄扬”,“揄”的意思,《说文》:“引也。”这个“揄”就是引导的意思,“引也”。“揄扬”就是宣扬、赞扬。

“没”,“不没人善之心而已”,这个“没”就是消失,就隐而不见。就“泯没”这个意思。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孔子论善知识的快乐,一定说,喜欢讲别人的好处。所谓讲就是赞扬和宣传。说好话,做好事,是人难以做到的。如果一个人有一处优点,大家就加以宣传,那么这个人就更加会上进,这就是与人为善的意思。因此圣人讲善,可以转变社会风气;百姓讲善,可以感化愚顽恶人。关键的地方就是赞叹宣传人的长处,不隐没人的善心罢了。

我们看下面,下一段经文:

“善字。所该甚广。当兼言行大小。远近闻见而言。扬字。所该亦广。兼笔舌劝化。自作教他而言。”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该”就是包容、包括。

我们看白话解:

“善”字范围很广,应当包括言行大小、远近闻见;“扬”字的意思也包括许多,应当兼用书面和口头的方式,自己做了,还要教别人做。

好,我们最后,这一段经文,“常须隐恶扬善”,我们可能要分两集左右来完成。那么“隐恶扬善”最主要是说,现代的人很容易去张扬别人的过错,去嫉妒别人的善行跟善事,所以现在,现代人要做到隐恶扬善,确实不容易。尤其现在网路发达,所以“隐恶扬善”其实是一种修持自己的德行的一个最好的方式,也是累积自己的福报、积功累德最好的方式。但反过来说,你张扬别人的恶事,就是造口过。所以我们就针对扬恶的部分,我们来谈谈老法师的开示,口过。

第一点,老法师说,无量劫来,无量世以来,我们知道两舌是口业里面最重的。所以夏莲居老居士,李炳南老师也有说,净宗学人,三年能够止语不说话,可以开悟。三年能够止语。其实止语,有些人他容易造口业,他也使用止语的方式,其实也不错。所以老和尚说,我们无始劫以来,我们两舌这个部分,其实这是一种习性,也是一种业障,也可以讲说是一种毛病,很容易两舌。包括一般的凡夫,或者是修行人,有时候也不知不觉的造成两舌的是非。

老和尚说,口过里面最重是两舌,挑拨是非,斗乱两头,破坏和谐,罪很重。所以地狱里面有拔舌地狱。那要看他造的业影响面有多大。

什么叫拔舌地狱呢?但你说,我没有看到啊,我也没有下去地狱,我怎么知道,有看到那个舌头被拔出来的拔舌地狱呢?现在有很多,各位,癌症里面有喉癌,还有舌癌,喉癌就长在喉咙这里,都是口过的关系,口业造成的,还有舌癌,舌头得癌症,有没有?有。我一个同事,他现在早已往生了,我在当两线三组长的时候,他是股长,后来他当到很大的人事官,操持人事调动大权。那他有一个缺点,他也是心直口快,很容易造口过,有没有两舌是非我不知道。但是他到最后,他是壮年往生,他官运正亨通的时候,他得癌症,得什么癌症?是舌癌。最后舌头切掉,必须要切掉、切除,所以他没办法讲话。还好他有善根,他的一位亲戚是修净土法门,认识了一位专门帮人家助念的法师。

那当时我这位同事,这位侯居士,生病的时候是住在台大医院治疗,那位法师就开始跟他关怀,也劝他布施。当然了,到现在,他往生舍报以后,他的夫人,就是他的妻子,现在也做这位法师的助理,也全身全力投入护持三宝的工作,因为感念这位法师接引他的师兄。那我这位同事,他得舌癌以后,他就没办法讲话,全部用笔谈的,舌根剪掉了,就不能讲话了。所以法师来跟他关怀,都用笔谈的。最后法师劝他求生极乐世界,也因为种了这个善根,在舍报之前,能够听到善知识开示。因为这位居士往生的时候,是在凌晨的时候,三更半夜,正好那位法师还没休息,车子刚好经过台北市的凯达格兰大道跟中山北路口,也就靠近中山北路的这个台大医院,法师正好过去跟他做最后的开示,让他能够顺利安详的舍报。所以这个就是什么?就是拔舌地狱。

那拔舌地狱,老和尚说,要看他造的口业影响面有多大,破坏一个家庭,业比较小,破坏一个团体、破坏社会、破坏国家,这个罪就很大了。如果破坏僧团,就破和合僧,那是阿鼻地狱的罪业,为什么?破和合僧。五无间地狱,杀父、杀母、杀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第二,所以僧团,你看到怎么不如法,最好不要放在心上。这个是我们常常会犯的。我记得早期的时候,中台禅寺以前开山的长老,惟觉老法师是修禅宗的,他有他度众的方式。所以很多这个上层社会的达官显要,很喜欢去参访他们的中台禅寺,有很多富贵人家,或者是这些政府官员,很喜欢到中台禅寺去参禅。所以中台禅寺惟觉法师,他就把中台禅寺盖得非常的庄严华丽,也可以讲说,一般世俗人都会说富丽堂皇,其实他是有它接引众生的用意。

就像佛陀当时那个年代,阿难尊者专门喜欢度富贵人家。那迦叶尊者修头陀苦行,专门喜欢度贫穷人家。那所以这个,两边的度法都不一样,在僧团产生一些见仁见智的看法。有些人就说,阿难尊者,那你专门度富贵人家,你就喜欢亲近富贵的人。那这个迦叶尊者度贫穷人家,阿难尊者度富贵人家。这个意见就后来传,传到佛陀那边了,佛陀就讲一句话,平等心最重要,清净心最重要,恭敬心最重要。你看,佛陀就有智慧了,他说,你用平等心、用清净心、用恭敬心去度富贵人家,有何不可呢?

当时阿难尊者讲说,他富贵人家为什么要度他呢?因为他前世有布施,所以今世有福报,他如果再继续布施,他可以再累积福报。这也对。那迦叶尊者说,因为他前世没有财布施,所以他今世得贫穷的果报,所以我一定要度化他,去舍财布施,去累积他的福报。这也对。但是众生就是什么?会著有、著空,会堕入二边,是跟非,对跟错,好跟坏,容易堕入二边,那就见不到智慧了。所以佛陀说,看你用什么心去度众生,平等心、清净心、恭敬心最重要。

这就是老和尚说,所以僧团,你看是怎么不如法,我们看到僧团不如法,老和尚说,你不要放在心上,最好不要批评,去造口业。我们都没有圣人的智慧,不要妄造口业,不要说四众过。

所以老和尚说,你看到僧团不如法,不要放在心上,最好不要批评,为什么?你批评了是你造罪业。他好不好,各有因果,各有报应。最重要就这八个字,他好不好,各有因果,各有报应。我们不可以批评。他做好事应当赞叹,就是这里讲的“扬善”,他做得不好的时候不批评、不说他,“隐恶”。这叫“隐恶扬善”。老和尚说,应该要这样隐恶扬善,普贤十愿里面讲“称赞如来”就是这个意思,“称赞如来”就是隐恶扬善,他有善的,与善法相应的,称赞,与善法不相应的,不说。“扬善”不是说什么都是赞扬,你要看,与善法相应才称赞,与善法不相应,不要称赞,不要说。

第三点,我们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里面看到,甘露火王、胜热婆罗门、伐苏蜜多女,这三位是菩萨,甘露火王示现成瞋心,胜热婆罗门示现愚痴,伐苏蜜多女,她示现贪爱,这三位都是菩萨示现的,他们示现贪瞋痴。善财童子去参访的时候,他有礼敬,但是他没有赞叹,他没有赞叹。为什么说善财童子对这三位有礼敬,没有赞叹呢?因为伐苏蜜多女,用我们现在的用词叫什么?她是妓女,但是她是示现贪爱,所以善财童子有礼敬没有赞叹。礼敬是对相上来讲,称赞他是用如来,他没有说诸佛,他说“礼敬诸佛”。从性上来讲,“称赞如来”。我们说“称赞如来”,“礼敬诸佛”。所以如来是从性上来说,与性德相应的要赞叹,与性德不相应的不赞叹,它这个有差别。

第四,善财童子做出来给我们看,我们应当要学习。学习,心里头,中国人讲良心,自己要晓得,你那个心是良心。把人家脏乱的东西放在里面,良心就变成别人的垃圾桶,这个是大错特错的。人家有美好的东西,放在里头可以,能讲得过去;别人不善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心上,错了,大错特错。

第五,与你不相干的,你去收集别人的垃圾,收集别人的不善,这哪里是聪明人呢?所以你去知道别人的恶,你不知道隐藏别人的恶,你还去收集别人的恶,去收集别人的是非,去两舌别人的过错或是恶事,老和尚说,这就是你去收集别人的垃圾,你收集别人垃圾,放在自己的心上,他说,这怎么是聪明人呢?聪明人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才是真聪明,真有智慧。不能干傻事。可是这个世间干傻事的特别多,到处都可以看得到,我们可不能够学习,我们要引以为戒。口不出恶言,自行化他,我们自己能够守住、能够做到。口四种过我们统统离开,都远离,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都是骗人的,决定不能做。如果你这四点都能做到,像佛陀一样,累世没有造这个口过,没有这四种口业,所以佛陀可以出广长舌相,他的舌头可以把整个脸盖起来,就是他累世不妄语,也是说,他累世不造这四种口业。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我们剩下没有讲完,下一次再继续探讨。感恩各位同修大德,若有讲得不妥之处,敬请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南无阿弥陀佛

GMT+8, 2024-5-4 06:2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