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56|回复: 0

基础二课程:常礼举要

[复制链接]

2744

主题

2743

帖子

200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020869
发表于 2021-10-1 21: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版头_副本.png
南无阿弥陀佛
顶礼十方三世诸佛
顶礼雪庐老人
顶礼净公老和尚
顶礼学院诸位老师大德


《常礼举要》是由李炳老讲解,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需要知道的礼节。全文共分12章节,分别为:居家、在校、处世、聚餐、出门、访人、会客、旅行、对众、馈赠、庆吊、称呼,最后总明。
李老居士告诉我们,学常礼受尊重,学习这个礼,在社会上就受人尊重。我们学习这个礼最起码的效果就是走到任何一个地方,不会惹人讨厌,会受到人家欢迎。如果不懂礼节,大家会很不欢迎,这样做人就不成功了。这本《常礼举要》,虽然是李老居士编的,但是他是根据古书抄下来的。“举要”是指把重要的地方举出来,都是以前就有的,不是他自己发明、自己编的,他只是把重要的地方编出来。


礼节者,顾名思义,谓有礼有节。有礼即讲礼貌,待人要有恭敬的态度;有节是守规矩,行事要有节度,不可过之,亦不可不及。常礼就是日常生活当中待人处事的礼节,现代社会不仅还用得上,而且是必须要用到的。孔圣人说过,学一样东西要“博之以文,约之以礼”。博是很多,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约是把它浓缩,用在生活上就是礼节。


不管学习什么学问,都要有个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基础,老和尚常常举例说,盖房子要基础,打地基。要先建立根本,然后才能说其它的。根没有,没有基础,讲再多也都是落空,都不是真实的学问。没有打基础,没有扎好根,就掌握不到原理原则,原则不会变,即使有变,也是变通,原则还是不变。孔圣人讲过,“百变不能离乎中”,中是宗旨,不管怎么变,宗旨是不变的,永远不变。


当前全世界都希望要和平,可是想归想,实际上很难做得到。这其中的原因就是缺一个礼。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愿就是“礼敬诸佛”,礼就是礼节、礼貌,敬是恭敬,诸佛是三世一切诸佛。做到恭敬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恭敬心。恭敬心表现在我们的身口就是礼。如果不讲礼,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这就很难达到和。


礼节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与人相处能够达到和谐,这是礼的作用,所谓“礼以和为贵”。如果不讲礼,虽然很想要和,可做出来却很不和,常常得罪人,常常跟人发生冲突,原因就是没做到礼。如果不和,我们就知道是自己无礼,没有人教我们学习,我们就不懂礼。现在学了,当然我们就要带头来做,要约之于礼。


我们学礼的目的就是要和。人跟人相处能够和谐,夫妻都能做到,家庭就能够和谐。同事之间能做到礼,单位就能够和谐。否则,你有你的想法,我也有我的想法,想法意见不同,就不会和。


约之以礼就是能懂人情世故,不致于在社会上妨碍别人。如果我们现在学外国人,只讲理跟法,不讲情。只讲理讲法,不讲情,结果就伤感情。伤感情就不和。不和就会斗争、会起冲突,以佛法来说就是造恶业,结果就是这样。原因是没有学习礼,不懂人情世故。人情世故是我们的感受。
有的人听到古老的玛雅预言,说2012年有灾难,就跑到深山老林里去离家“修行”,伤害了家人的感情。这就违背了《礼记》中讲的“临难不苟免”。“临难不苟免”是说这地区有灾难,不能自己一个人跑,这样就太自私了,要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才是礼,这样才可以。李炳老说,我们要一律共享共荣,这样才行。


做到约之以礼,我们学佛也会进步,因为礼跟戒是相通的。比如我们做早晚课,要常念经文。念是怕我们忘记,但是念得很熟,没有照做,没有用。今后我要常读《常礼举要》,以起到提醒的作用,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去做。要读,要理解,也要行,行帮助解,解帮助行,信解行证。


小时候生活条件比现在苦,从小父母就教导我要尊敬老人。还记得那时,每次吃饭,母亲就会先给奶奶盛好饭菜,让我送给奶奶去吃,然后我们一家才能吃。还有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小孩是不允许上桌子的,都是有规矩的。还教导我们兄弟几个坐也要有坐相,不能让人家说没有家教。


学了《常礼举要》,我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尊敬师长。对待老师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的恭敬。而我自己,心里要常常感恩佛菩萨!感恩老和尚!感恩学院诸位老师大德,给我们传道受业解惑,给予我们法身慧命。


“睡眠不仰不伏”,睡觉的时候,我现在睡都不标准,喜欢四脚朝天,这样容易打呼,也不卫生。我的家里人喜欢趴着睡法,这样有时会作恶梦。今后我和我的家人要学习“右卧如弓”,躺着像弓箭的弓一样,这对身体也较有帮助,不会压迫心脏,这样才标准。


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如何处世,如何待人接物,方式有多样,但是我们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善人自当亲近,须要久敬;恶人自当敬而远之”,随时随处换位思考。


用餐、出游、拜访、对众这些都是时刻注意不给别人增烦恼,让人误会,减少没必要的麻烦。而“路上不吸烟”这点暂时还没做到,以后要注意克制!“不向人呵欠,舒伸,嚏喷。 ”有时候就是无心的,一时控制不住,学了《常礼举要》才知道,这也是不礼貌的!


学习常礼,也要懂得善巧方便,方便就是能变通,如果不懂方便不会变化,读书就变成书呆子,学佛也变成佛呆子,学得很死板,好处就得不到。例如说“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这一条,在带路时,非要走在长者的后面,就没办法带好路;再如下电梯时,非要站在门口,让电梯里面的长辈先下,会让人家很不方便,这就是学错了。所以学习要有悟性。学礼要在生活中去练习。


弟子合十
二〇一三年三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南无阿弥陀佛

GMT+8, 2024-5-2 19:5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