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6|回复: 0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23集)

[复制链接]

2744

主题

2743

帖子

200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020869
发表于 2021-10-28 05: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柏霖老师 讲于2018年11月10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七,“广行阴骘,上格苍穹”,经文八,“人能如我存心”。

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四十二页,“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上一回我们讲到这一段“发明”,今天我们要跟各位报告“下附征事(二则)”。第一个公案故事,“广行阴骘,上格苍穹”的第一个公案故事是“清河善政”。我们看经文:

“帝君曰。予既离恶道。(遇佛之后)受形于赵国。为张禹之子。名勋。长为清河令。宽明自任。人不忍欺。待吏如僚友。视民如家人。吏有失谬者。正定之。弛慢者。勉励之。鲁莽者。教诲之。诡诈者。诘难之。争财贿者。以义平之。争礼法者。以情谕之。为贼者。使偿其赀。伤人者。使庭拜其敌。初情可悯者。犹宥之。本心可恕者。犹出之。必词穷心尽。而后付之于法。若夫失出之罚。容恶之谤。予所不辞。为政五年。而雨旸以时。蝗疫不作。小民之祷。颂兴焉。”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受形”,形成身体之形。就是投生、受身。

“赵国”,汉朝诸侯封地之一。刘邦封张耳为赵王,以秦代邯郸郡、巨鹿郡、常山郡置赵国。今河北省邯郸市城区西南。

“张禹”,人名。汉朝人。明习经学,明习经学就是他学问渊博,对经学非常深入,他参与考试为博士。汉元帝时授予太子《论语》,授予太子《论语》侍讲,迁光禄大夫。成帝时为相,封安昌侯。

“僚友”,朝中同官的人。

“正定”,校订改正。就是指对人办事或行为上差误的导正。

“弛慢”,懈怠轻忽。

“鲁莽”,粗率冒失、不慎重。

“诡诈”,狡诈、欺诈。

“诘难”,责问非难。

“财贿”,钱财货物。

“以情谕之”,“谕”就是告知、晓喻。意思是说,晓以通达人情世故。

“偿其赀”,“赀”就是指财货、金钱。意思是指归还钱财。

“使庭拜其敌”,“庭”就是审理诉讼案件的场合、场所,例如法庭。这意思是指当庭向被害的对方赔礼道歉。

“宥”就是宽恕、赦免。

“出之”,“出”就是脱离、释放、开脱。在这个地方是指宽恕他。

“词穷心尽”,“词穷”就是理屈而无话可说。这个就是指犯罪者证据确凿、罪行确凿。“心尽”是指县令尽心为犯者开脱,从轻发落、从宽发落,犹不可得。

“失出”,就重罪轻判,或应判刑而未判刑。

“雨旸以时”,“旸”就是跟太阳的阳是同音。“雨旸”就是雨天和晴天。

“祷颂”是祈祷祝颂。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帝君说,我已离开恶道,(遇佛之后)投胎到赵国做张禹的儿子,名叫勋。长大后做了清河令,仁爱明智,尽职尽责,从不忍心欺压百姓,待属下如朋友,视人民为家人。属下吏民有失误的,就校正审定;松弛、懈怠的,就劝勉、鼓励;粗野莽撞的,就教育诱导;狡猾虚伪的,就责问、究办;争夺钱财者,就讲公理来平息;争礼法者,就用情分晓谕;做盗贼的,命他偿还失主;打伤人的,叫他去上门赔礼道歉。初次才犯,情有可怜者,就宽容、饶恕他;他的本意中有可宽恕的,就开脱他。一定要掏出心来把话说透,还没有效果的,才绳之以法。如果超出实情加重惩罚,或者放纵恶人犯罪,那是我不愿接受的。为政五年,风调雨顺,蝗灾、瘟疫都没有发生,人们祈祷歌颂的辞章就唱颂起来了。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按”语:

“汉世良吏多矣。有如帝君之视民如伤。慈祥恻怛者乎。乃考之史鉴。但见曲诋张禹。而后人之善政无闻。然则史鉴。果可尽信乎哉。”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恻怛”就是恻隐,恻隐也。

“曲诋”,“曲”是事理不直。“诋”就是毁谤、诬蔑。这意思就是指曲解、毁谤。

我们看这一段按语的白话解:

汉朝好官很多,有像帝君那样把人民的痛苦看作自己的痛苦,慈悲礼遇,悲悯、怜悯的人吗?考证史书记载,只看见歪曲事实,毁谤诬蔑张禹的话,这就使后代的人不知道他的善政事迹。难道那些历史记载真的全部可以相信吗?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雪山大仙”,我们看经文:

“帝君曰。予在幽王朝。既以谏诤获罪。(时王以帝君谏诤。赐药酒而殁。)魂无所归。哭于宫闱三日。王以为妖。命庭氏望声射之。余乃长辞王国。一意西方。历岷峨。背井络。登飞越岭。遥望西极一山。高广百余里。积雪凝寒。非尘境也。(山在天竺界。近梵衍那国。奘法师曾到。)山神白辉曰。此名雪山。昔多宝如来。修行于此。八年得道。(释迦如来。曾在此山。六年修道。若多宝如来。则是贤劫以前之古佛。山神何由而知。盖佛之名号。随处不同。经言。一名号有无数佛。一佛有无数名号。然则多宝如来。当即指释迦而言。)盍留焉。予从之。未几。上帝有旨。以予为雪山大仙。”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宫闱”就是古代后妃所居的深宫庭院。

“庭氏”是古代的官名。在《周礼》里面是属于秋官之属。古代的官位有分春、夏、秋、冬,这是属于秋官之属。他负责掌管射杀都城就是皇帝所住的这些宫殿附近的鸱鸮、狼、狐之类的夜间会鸣叫的鸟兽,他负责射杀、驱赶。这是“庭氏”。

“岷峨”就是在四川岷山和峨嵋山的并称。我们知道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井络”是泛指四川这个地区。这个梯田从上面看起来,就像那个井字,又像那个网络一样,非常地绵延不断,这叫“井络”。

“盍”,就何不,表示反问。

“上帝”是指玉皇大帝。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帝君说,我在周幽王的时候,因为劝谏君王获罪(当时幽王因为帝君谏诤,就赐以毒酒而身亡),因为劝谏君王获罪而死,魂无去所,在宫廷里哭了三天。幽王认为是妖怪,命令庭氏望哭声射箭。我就永远告别了王宫,一意飞往西方。经过岷山、峨眉山,离开如网的村落,登高而飞,越过山岭,遥望西方尽处有一座山,方圆百多里,积雪凝寒,不是尘俗的境界(山在天竺国,就是印度,靠近梵衍那国,唐朝玄奘法师取经曾经经过这里)。山神白辉说,这里叫雪山,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喜马拉雅山,从前多宝如来在这里修行,八年得道。(“释迦如来,曾在此山,六年修道。”如果说多宝如来,那么是贤劫以前的古佛,山神怎么能够知道呢?大凡佛的名号,随处不同。经上说,一个名号有无数佛,一尊佛有无数名号。所以这里说的多宝如来,应该就是释迦如来)。何不留下来呢?我听从了他的话。没有多久,上帝有旨,任命我作雪山大仙。

那这个地方,我们来解释一下“多宝如来”。我们在七宝如来里面,也有一尊叫多宝如来。那么经文这个白话解,它说,这里所说的多宝如来,应该就是释迦如来。那我们来了解一下多宝如来。

多宝如来又称多宝佛,是为了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华经》是真实义谛,而自地涌出的塔中佛。又名为大宝佛、宝胜佛。依《法华经》卷四〈见宝塔品〉所记载,此佛为东方宝净世界的教主。释尊说《法华经》时,有七宝塔从地中涌出,耸立于空中,塔内即有多宝如来坐师子座,其全身姿态如入禅定状,并与释尊于其塔中同座而坐。所以才会说,多宝如来即是释迦如来。其实一尊佛有无数名号,在这里面已经有解释了,“经言,一名号有无数佛,一佛有无数名号”。

《法华经》中有描述此多宝塔的种种庄严殊胜,我们看经文,这是《法华经》的经文:“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广二百五十由旬,从地涌出,住在空中,种种宝物而庄校之”,“庄校之”就是庄严之。“五千栏楯,龛室千万,无数幢幡以为严饰,垂宝璎珞宝铃万亿而悬其上。四面皆出多摩罗跋栴檀之香,充遍世界。其诸幡盖,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碯、真珠、玫瑰七宝合成,高至四天王宫”。这个是《法华经》里面提到这个多宝塔中的种种庄严殊胜,我们在这边作补充说明。

接下来我们看下面,我们要探讨的,在还没有讨论到这个按语之前,我们要探讨这一段里面,这一段里面有提到,文昌帝君在周幽王那一世,因为以谏诤获罪,幽王赐毒酒而死。以前皇帝都会赐罪,就是赐毒酒,叫你喝下去,而死。所以当时文昌帝君他魂无去所,在宫廷里面哭了三天,因为他是忠臣,又有冤屈,这也是一种对国家的一种情执。周幽王认为是妖怪,所以命令庭氏望哭声射箭。

在佛经里面也曾经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在佛经里面,我们知道,有一部经叫《中观》,是龙树菩萨所作的。《中观》最有名的一首偈语叫“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句《中观》的偈语,涵盖天台宗里面的一心三观。就是所有的一切世间的万法,世间法也好,出世间法也好,一切万法,你都必须要有这个空观、有这个假观的能力,再由中观入中道实相,进入空有不二之门,这是佛法最究竟的地方。

龙树菩萨他是南天竺国的一大富贵人家的儿子,他是在树下诞生的,所以又叫龙树菩萨。他因为入龙宫而悟道,他为什么入龙宫悟道?因为他太聪明了,悟性太高,当然就有慢心。他的大善知识,大龙菩萨,不忍心看他,悟性这么高,是佛门的栋梁人才,栋梁之才,所以带他进入龙宫。他进龙宫以后,看到《华严经》,最小部的《华严经》,就把它带出,离开龙宫,到人间来。我们现在所读的这个《华严经》,就是龙树菩萨从龙宫带出来的。他因为入龙宫而悟道。《华严经》我们以前有介绍过,我们就不再重复介绍。所以他就以“龙树”为名。

龙树菩萨他年轻的时候很聪明、很聪慧,他在襁褓的时候,就听闻梵志们诵持《四韦陀》,又叫《四吠陀》。在古印度,外道们他们会诵这个《四吠陀》。该典籍广博,总共有四万偈语,每偈三十二个字,龙树菩萨皆能了解其中的含义。这就不简单了,他在襁褓的时候,他就听懂了。他的才学远近驰名。

二十岁的时候,对于天文、地理、星象、图谶以及各种道术,无不通达熟练。他的三位好友都是天资聪颖者,在一次谈话里面,他们就谈到了,他说,我们对于天地间这些种种义理,我们都已经知道了,那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什么好快乐的呢?还有什么好娱乐的呢?又说,世间追求美色,当然是纵情欲乐,那是最快乐的事情啦。其中有一个人就说,如果不用这个妙策,好的方法,那这个乐是无法达成的。因为世间的美女都在皇宫里面,皇宫警卫森严,我们进不去。那怎么办?我们应该去找那个隐身之药,我们服了这个药方,就可以用隐身术进入皇宫了,就可以享乐了。其他三个人都,嗯,很有道理,就赞同了,就前往一位有这个法术的术师他的家里,去求那个隐身法,隐身术。

那么这位术师心想,这四位梵志都是有聪明才能的,但是他们骄纵高傲,看不起他人,今天是因为我会教他们隐身术,他们才屈就于我。如果我倾囊相授,他们学会了,他们就不会再看重我了。那我就先给他们,姑且先给他们那个药好了,等他们药服完以后,他们还会再来向我求教,这样我就可以延长教导时间。大概可以多少收一点他们送的礼物。因此,这个术师就交给他们每一个人一颗青药丸,并且告诉他们说,要将这个药丸跟水磨细,涂在眼睑的地方,就可以隐身了。这四个人就照术师教的方法去做了。

那么四人当中,只有龙树菩萨闻到这个药味就可以辨识它其中的各种药草的名称,他知道这药丸里面含有七十种药,连药名跟所占的铢两比例分毫不差,他都知道,要配几分、几钱、几两,他全部都知道。他讲给术师听,术师非常惊讶地说,你怎么知道的呢?龙树菩萨说,每一种药都有它特殊的气味,因此我知道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好奇怪的。那术师就听完以后,就深为赞叹,心想,要听闻这种人讲这种事也不容易,何况我今天亲眼看到,怎么可以吝啬而不教他们隐身术呢?于是把这个法术传给他们四个人。

那四个人就依术师所教的方法隐身啦。这个是很有趣的一个公案。并且他们四个人就游走在皇宫里面的后宫,因为后宫都是这些嫔妃、宫女,他们就去侵犯宫女。结果百日之后,过了一百天,不少宫女因而怀孕了,于是向国王禀告,请求恕罪。国王听了就很不高兴,他说,为什么会有这个不吉祥的事呢?就召集群臣商议。有一位大臣就告诉国王,他说,会发生这种事,有二种可能,不是鬼魅所做,就是采用道术。这个大臣还算有一点小知识、小常识,他可能有学一点,有学到一点这些修行的方法。国王就命令人在各出入口铺上细沙,并派人守卫,不让人家随意出入。如果你是使用道术,你一定会显露那个痕迹,会有脚印;如果是鬼魅所为,则不会留下那个脚印痕迹。如果是人为的因素,就用警卫用刀剑弓箭,兵刃除之就是用剑砍、用箭射;如果是鬼魅,就用咒术来排除之,来除掉。

国王听信这个大臣的建议,果然发现有人从门进来了,就命令数百位士兵向空中挥刀,结果斩落了其中三人的人头落地。龙树菩萨因知道刀兵、刀剑是不可能靠近国王砍下去的,它不敢靠近国王周围七尺,所以龙树菩萨就紧紧地贴着国王的身边站立,才躲过此祸。他在那个危急的时候,他终于觉悟了,他悟到色欲为诸苦之本。所以众生都是这样觉悟的,他没有吃尽苦头,他是不会觉悟的。所以《地藏经》里面讲叫“知苦乐法”,你如果不知道苦,你不会去欣求解脱的妙法。

所以佛陀为什么告诉我们要以苦为师?有些人是病苦,有些人是身苦,有些人是烦恼苦,有些人是生活的困苦。总之,这个世间就是八苦,三苦,苦苦、坏苦、行苦。欲界叫苦苦,什么叫苦苦?你前世造恶业,到这个世间来还是苦,你前世做偷盗,这一世到世间来贫穷下贱,这叫苦苦,以苦因招感苦果。那坏苦,它是在色界天,它虽然是比欲界好,但是它还有身形的这个苦,它还有身形。

老子就在无色界,他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为吾有此身。他有这个身体的忧患,老子这个身见还没破,所以他愿生在无色天。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为吾有此身,就是我有这个身体的执著。这是色界有这个身苦,身苦它就有坏,它会坏苦,因为成住坏空。那无色界呢?它没有身体,它没有财色名食睡,但是它还有什么?它还有那个微细的识,识无边处天、空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四空天,它还有识的执著。苦苦、坏苦、行苦,无色界天还有行苦。这个叫做什么?觉悟这个欲为苦本。

在《无量寿经》里面也有讲,“拔诸爱欲,杜众恶源。游步三界,无所挂碍。”你要怎么解脱?你必须要把贪瞋痴,爱不重不生娑婆,必须要先断爱欲。我们为什么要持戒?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为什么要受梵网戒?我们为什么要受在家《优婆塞戒经》?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要“拔诸爱欲”。因为我们无始劫来,我们这个贪瞋痴的爱欲的种子是无量无边的。所以《无量寿经》告诉你说,必须要“拔诸爱欲”。你“拔诸爱欲”以后,就会怎么样?“杜众恶源”,你就不会去造十恶业了,你造十恶业一定会感得三恶道的苦报,这是“杜众恶源”,因为一切的众恶业的根源来自爱欲,贪财色名食睡,就是爱欲。爱欲,“贪欲为本”,“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所有苦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贪欲。男欢女爱,最后反目成仇,同归于尽。这个在《感应篇》里面,“见他色美”,我们都有谈到很多这种爱欲跟邪淫的问题,“见他色美,起心私之”,都是这种“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所以“拔诸爱欲,杜众恶源。游步三界,无所挂碍”,你就可以出离三界,无所挂碍了。

所以在《四十二章经》里面也有说,“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佛在《四十二章经》里告诉你很清楚,财跟色,对我们众生,我们都会恋恋不舍的,“人之不舍”。就好像刀刃上面有一滴蜜,这个一滴蜜吃下去,其实这些蜜也不够一餐之饱,你还是吃不饱的,因为什么?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小孩子去吃这个、舔这个刀刃上的蜜,那舌头会被割断了,“则有割舌之患”。“小儿”是谁呢?这些迷惑颠倒的众生,我们这个三界六道的众生都叫“小儿”。你去碰这个财色,那非死即伤,不仅伤到了生命,也毁掉自己的法身慧命。

这个是讲到这个龙树菩萨,他觉悟了色欲为诸苦之本,他才知道想要离苦得乐。所以他认为色欲为诸苦之本,它会败坏德行。但是确实欲望,这个色欲不好断,为什么?因为根深蒂固了。所以必须要怎么样?必须要以苦为师,要持戒、念佛、求生西方,要出离三界,才有办法根本解决这个问题。色欲是败坏德行,危害自身,且污梵行,梵行就是清净的修行。于是当时他就发一个誓愿,“若能脱离此难,即前往沙门处求出家”。他最后就出家了。

所以很多东西是这样,修行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是善知识,一个是恶知识,一个是你自己,任何境界都是你的增上缘。但是顺境比较不好修,逆境好修,顺境不好修。所以当你能够从这个苦觉悟过来的时候,那这个苦就是你的老师,就是你的善知识,这是你的助道因缘。后来龙树菩萨真的免除此难,于是舍离欲爱,出家修行,成就了八宗的祖师,叫龙树菩萨,他也是我们净土宗的祖师。

那么以上这段公案是出自于《付法藏因缘传·卷五》,我们在这边跟各位作分享。

再来,我们看下面这段“按”语:

“帝君掌桂籍。列仙班。皆上格苍穹之实。此特其一耳。凡经上帝所用者。皆听命于天者也。天既可以贵之。则亦可以贱之。独修行出世人。或往生净佛国土。或暂生色界禅天。则唯自去自来不由上帝之命。”

这段按语的白话解:

帝君掌管科举考试登第人员的名册、名籍,成为仙人之中的一员,都是感通上天的事实,这就是其中之一。凡是经上帝任用的,都听命于上帝。上帝既可以提升你,也可以贬降你。只有修出世法的人,或往生佛国净土的人,或上升色界禅天暂住的人,就来去自由,不由上帝主宰。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经文八,“人能如我存心”。这个就是众生如果能都像我文昌帝君这样的存心,这个意思。

我们看第一段的经文:

“(发明)先要看明存心二字。然后讲到人能如我。又须先识心是何物。然后再讲存与不存。如教人取宝。务要先知宝所。”

这段的白话解释:

(发明)先要看清楚这“存心”两字的意思,“然后讲到人能如我”;又必须先知道“心”是什么东西,然后再讲到存与不存。例如教人取宝,务必先要知道存宝的地方在哪里,要知道宝所。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人心道心之辨。吾儒千古以来。圣圣相传之真命脉也。道之大原出于天。不过依稀仿佛语。并非孔颜道脉之宗。而世儒有意谤佛凭空造出释氏本心。吾儒本天之说。戕贼自己心学渊源。独让镇家之宝于释氏。大可扼腕。乃无识小子竟有从而和之者矣。安得有大圣贤。起而正其谬哉。”

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人心道心”,这个“人心道心”是出自《尚书·大禹谟》,我们以前有探讨过,在《感应篇汇编》里面,“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一段《尚书》的这个经文,其实它意境是非常高的。“人心”就是我们讲的妄心,我们凡夫的心,“人心惟危”。那么“道心”呢?“道心”就是我们的菩提心,我们向道的心,我们的真心,这叫“道心”。

那么这段〈大禹谟〉,这段的白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意念、人的心念是难以安抚、难以琢磨的。道的心,“道心”,它是微妙幽深的。那么我们想要传承这个道统,我们怎么样既能够契入这个“惟精惟一”,就是说,我们怎么去契入这个道心呢?我们就要怎么样?我们要专,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只有精进,要专精地,就是说,我们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佛遗教经》,“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叫做“惟精惟一”。你必须要怎么样?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允执厥中”,“允执厥中”就在儒家讲的,叫守住中庸之道,在佛家讲,佛家讲也是守住中庸之道,依中道来修行。

这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是我国上古时期有道的圣君,像大舜传给禹王,他的修心方法,大舜他传给禹,要怎么去治国,他传他这十六个字的心法给他,他说,你只要能够依这十六个字下去修行,你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地安定,国强民富,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是大舜教给禹王的修心之法。但是这也是表示什么?也是表示我们中华文化经典中记载最早的心法,它这个是比什么?它比孔子多一千年,也比我们佛门里面的心地法门多了一千年,这个被称为历代明师高贤称作十六字心法。

所以按照史书记载,尧舜时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鼎盛春秋,“统治者以身作则,修正心灵”,他们修正自己的心性。“文明治世”,都是用什么?用圣贤教育,这叫“文明治世”。“教化万民”,他们一切,“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就“教化万民”。造就了“尧天舜日”,尧舜这两位圣贤。“五风十雨,麦收双禾”,这就表示什么?表示说国强民富。“麒麟在野”,“麒麟”是一种稀奇的、吉祥的动物,在圣贤应化的时期,在太平盛世,常常有这种稀有的动物会在世间出现,这表示祥瑞的意思,这叫“麒麟在野”。现在去哪里见到麒麟?因为现在是乱世,没有祥瑞的吉祥之兽在这个世间。所以,当时是“麒麟在野”。“凤凰鸣山”,现在去哪里见到凤凰?也不容易,凤凰也是吉祥鸟,它会在山野长鸣,“凤凰鸣山”。那个时候的大同之治是怎么样?是夜不闭户,大同之治,天下为公。“夜不闭户”,晚上门不用关起来,没有盗贼。“路不拾遗的太平盛世”,东西掉到路上没有人捡,“路不拾遗”。“赞誉了中华祖先以仁德为治国之本的聪明睿智”。就老和尚为什么要推动扎三个根的工作?为什么要推动传统文化、圣贤教育?就是这个道理,老和尚他有这个睿智,有这个智慧,知道听老祖宗的话。

人有三个心,在《三时系念》里面讲,肉团心、缘虑心、灵知心,在这个地方是道心、人心、血肉心,就肉团心,就是我们讲的心脏。道心在民间的讲法,又叫良心,你良心何在?道家讲元神,佛家讲自性、佛性,都是人的天赋本性,与生俱来的,本自具足、本自清净,这是自然的属性,先天而存,它是无形无相,永恒不灭。为什么永恒不灭?《大智度论》里面讲,永不变异,不可破坏,就永恒不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清净无为,纯净妙明,不易发现,为什么?因为你要觉悟才会见道。所以人心也叫妄心,佛家讲识神,讲神识、禀性、习性。《三字经》说的“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性本善就是我们的自性。那“性相近”,就“习相远”,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这些习性是后来才有的,后来而有,就会思善思恶,那就躁动不安了,烦恼就来了,所以我们人称叫“心猿意马”。所以心脏,这个是肉团心,这不是我们的真心,缘虑心是我们的轮回心,真心才是我们本来的面目。

所以这一段我们用这样来作一个补充说明,就是“人心道心之辨”,我们引用《尚书·大禹谟》这段经文,我们来作这样的一个补充。

再来,“道之大原出于天”,这是汉朝董仲舒他所写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个“道”是什么呢?我们佛家解释,就是我们心性的本体。心性的本体来自于哪里呢?与生俱来的,本自具足、本自清净,这就是“天”。“天不变”就是永不变异,那“道”也不变。南宋朱子他引用,在他《中庸章句集注》里面开端就讲说,“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

再来,“依稀仿佛”,“依稀”,不清楚的样子。“仿佛”,似乎、好像。这句的意思就是含糊笼统。

“戕贼”就是残害。

“扼腕”,用一只手握住另外一只手腕,表示振奋、惋惜、愤慨的情绪。

“和”就是附和、回应。

我们看这段的白话解:

人心、道心的分辨,是儒家思想圣圣相传的真命脉。道的大源出于天,这不过是朦胧含糊的话,并非孔子颜子道脉的宗旨。但世上儒人有意谤佛,凭空造出说是“释氏本心”、儒家本天的说法,践踏了自己的心学渊源,把镇家之宝让给释氏佛家,真让人惋惜。而那些知识浅薄的人,竟附和这种谬说。到什么时候才有大学问家出来纠正这种偏差呢?

好,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圣贤学问。不过要人求放心。但心既放矣。谁复求之。一放一求。似有两心。若无两心。何云求放。此处当研之又研。不可草草。”

我们看名相注释:

“放心”,这个是放恣、放散的心。这是出自于《孟子·告子篇上》,“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修行的方法没有说什么,就是把你的真心找回来而已,这叫“求其放心而已”。你已经失散的真心,把它找回来,这个意思。

“草草”就是马虎、草率。

我们这段的白话解:

圣贤的学问,不过是要人求得“放心”二字。但心既放了,谁又求它呢?“一放一求,似有两心。若无两心”,为什么又说“求”与“放”呢?这个地方应该要反复研究,不可草率带过。

那么这个地方,老法师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修行人,不管在家出家,我们不能够守住真心,也就不能守心。一切法都是自心变现出来的,心善则万法皆善,心恶则万法皆恶。现代社会上看起来像进步,实际上刚好倒退。以前大家生活安居乐业,现在世界动乱,原因是什么?现代人心不淳厚,不讲道义,只图利害关系,有利于自己才是朋友,不利于自己就是敌人,大家不能守住善心。最起码你要守住善心,再进一步求守住真心。不能够守住善心,这个社会哪里能够安定呢?古代圣人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意思是说,求学之道,只在收回妄想杂念,妄想杂念收回来,真心就现前了,就像《弥陀经》里面讲“一心不乱”。

好,接下来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吾儒论心。到虚灵不昧。具众理。应万事之说。精醇极矣。但此意本出之华严楞严诸解。孔孟以后。周程以前。儒家从无此语。朱子发之。不可谓非有功于儒矣。”

我们看名相注释:

“虚灵不昧,具众理,应万事”,这是出自佛经里面的《华严经》跟《楞严经》里面的经解,还有《大智度论》里面。“虚灵不昧”是我们自性的本体,它能够怎么样?它能够俱足一切智慧德能,叫“具众理”。也就是六祖大师所悟的那五句偈语,“具众理”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最后一个是“应万事之说”就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这个意思。这个就是到非常精纯的境界了。

“周程”,“周”就是周敦颐,又叫濂溪先生,他是程颐、程颢的老师,他是宋朝理学的开山祖。那程颐、程颢两兄弟是拜周敦颐为老师。程颢,又叫明道先生,程颐,又叫伊川先生,他们两位著有《二程全书》,都是宋朝理学的洛派。洛阳,因为他们居住在洛阳,叫洛派。

“朱子发之”就是,“朱子”就是朱熹,他的书里面注解,大概都引用佛经,发明儒家心法,所以叫做“朱子发之”。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儒家论心,到心性永不埋没,具备一切理,应接一切事的说法时,真是精确极了。但是这个意思本来出自《华严经》《楞严经》的注解。“孔孟以后,周程以前”,儒家从来没有这样的话。朱熹发掘出来,不能说无功于儒家思想的发展。

好,看最后一段:

“晦庵十八岁。从刘屏山游。屏山意其必留心举业。搜其箧中。唯大慧禅师语录一帙。(见尚直编及金汤编。)每同吕东莱。张南轩谒诸方禅老。与道谦禅师最善。屡有警发(谦师逝后。晦庵有祭文。载宏教集。)故学庸集注中。所论心性。略有近于禅者。晚年居小竹轩中。常诵佛经。有斋居诵经诗。谓晦庵为全然未知内典。过矣。(鲁公与孔子言而善。孔子称之。公曰。此非吾之言也。吾闻之于师也。孔子曰。君行道矣。直心即是道。然则爱晦庵者。正不必为晦庵讳也。)”

这一段就是表示说,朱子他本身的《学庸集注》中,大部分他的心性,悟这个心性之法,都来自于禅宗的这些祖师开示。

那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晦庵”就是朱熹。他是宋朝理学的大成,集理学的大成。他有注《四书》,注解《四书》。他的《四书》注解是明清科举时代的程准,就是参考的这个基本的课程,就是参考他的《四书》注解。后代人都称他叫朱子或者朱文公。

“刘屏山”,他是宋代的道学家跟理学家,他是朱熹的老师,也当过官。后来因为父亲生病,他哀毁,非常悲伤,以致疾病,就辞官了,到武夷山去做教学工作,讲学不倦,大家当时称他叫“屏山先生”,“刘屏山”。

“箧”就是放东西的箱子。

“帙”就是计算函套或包裹里书籍的单位。

“吕东莱”,就吕祖谦。他跟朱熹还有张栻,张栻就是张南轩,他们三位称为“东南三贤”。吕东莱他对《诗》《书》《春秋》,多有研究,世称“东莱先生”。著有《东莱左氏博议》。

“张南轩”,又叫做张栻。他有作《论语解》《孟子说》。是“东南三贤”之一。

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朱熹十八岁的时候,跟从刘屏山游学,屏山认为他一定是个热心科举的人,但打开他的书箱,里面只有《大慧禅师语录》一套(见《尚直编》与《金汤编》)。常同吕东莱、张南轩拜见各方禅者,与道谦禅师关系最好,常有警醒启发。(道谦禅师去世后,朱熹有祭文,记载在《宏教集》)。因此在朱熹的《学庸集注》中,所论的心性,大致接近了禅家的思想跟禅家的意境。晚年他住在小竹轩中,常常诵佛经,朱熹有写一本《斋居诵经诗》。说朱熹全不知道佛家的道理、佛典,那就错了。(鲁公与孔子说话很投机,孔子称赞他讲的道理很好。鲁公说,这不是我能讲的啊,这是我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听来的。孔子说,你已经入道了,直心就是道场。因此尊敬朱子的人,就不应该再替朱子隐讳,就是隐藏的意思。)

好,我们接下来就讲到“人能如我存心”,是《阴骘文》讲到这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论心”。

这一段就不容易啊,为什么呢?因为学人还没开悟,所以要讲这个心,我还不够资格,但是我尽力而为。周安士菩萨他是菩萨再来,他就可以论述,他可以论心。那这里面提到,《楞严经》里面的,佛陀问阿难尊者,七处征心,这很精彩的。有机会我们再介绍《楞严经》。《楞严经》里面,佛陀问阿难,问七次,找心在哪里,叫七处征心。这个地方讨论的“心不在内”,心到底是在我身体里面呢?还是“心不在外”?心不在身体的外面,“心不在外”。“心不在中间”,心到底是在哪里呢?在皮跟肉的中间吗?叫“心不在中间”。再来,“心非有在有不在”,心到底在不在呢?“心非有在有不在”。第五个,“心含太虚”。那么这五句就很精彩了,就够我们发挥了。

那么首先我们先探讨“心不在内”,下一回,我们再好好介绍七处征心的内容,也就是《楞严经》最精彩的部分。

我们看经文:

“心不在内”

“愚人皆以心为在内者。只因误认五脏六腑之心。即是虚灵之体耳。不知一是有形之心。随躯壳为生死者。一是无形之心。不随躯壳为生死者。有形之心在内。无形之心不在内。若云同是一物。则尧舜与桀纣之心。天地悬隔者也。何以同犯心痛之病。一般诊候。一般疗治乎。然则服药之心。与善恶之心。判然两物矣。”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五脏六腑”,“脏”,这里讲是“五藏六腑”,我们看经文这里写“五藏六腑”,实际上就是藏跟脏是一样的意思。五脏是脾、肺、肾、肝、心。那六腑呢?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这是我们身体里面的器官。

“虚灵之体”就是虚灵不昧的真心理体。

好,我们看这段的白话,白话解。我们先把白话解消文,我们再来探讨“心不在内”。

愚人都认为心在体内,这是因为误认五脏六腑的心就是人的本心。不知道体内的心是有形状的心,随躯壳的生死而生死。人的本心是没有形状大小的心,不随躯壳的生死而生死。有形的心在体内,无形的心不在体内。如果说同是一物,那么尧舜跟桀纣的心,善恶相隔天远,那两个就差很大啦。如果是同一件事情的话,尧舜为什么那么仁慈呢?桀纣为什么那么暴虐呢?可见不是同一物。善恶相隔怎么差这么远呢?善恶相隔天远,怎么差这么多呢?为什么同犯心痛疾病,都是一样的诊候、一样的诊疗呢?因为心脏痛都要吃一样的心脏药。所以为什么同患心痛病,同是一样的诊候、一样的治疗呢?因此,服药的心跟善恶的心,它就完全不同的。服药的心是治心脏,是肉团心。善恶的心,它是我们要探讨的,心到底在哪里?因此服药的心与善恶的心,就完全不同了。

好,我们现在要来探讨“心不在内”。我们先探讨心到底在哪里。

我们看这一段的《楞严经》,《楞严经·卷二》经文,《大佛顶首楞严经》,我们看经文: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这一段其实《楞严经》的经文,是很不容易去明白了解,而且去悟入,它是非常非常地艰深的,那么我们必须要仰仗高僧大德来为我们指出一条迷津。这一段主要是佛陀告诉我们,我们有“妙明真精妙心中”,我们有这一念常住真心,但是我们因为迷失了这个“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所以就迷失了,就“晦昧为空”了,“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你以为现在这样纷纷扰扰这个心,就是你的心,那就不对了。那你一直以为纷纷扰扰这个心,就是你身体里面这个心,这也不对。

那么我们就来探讨心到底在哪里。我们引用明朝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里面,莲池大师特别引用《楞严经》里面的经文。我们看莲池大师《竹窗随笔》的原文:

“楞严征心,谓心不在内者,指真心也;若妄想心,则亦可云在内。此意微妙,未易与不知者道。世书曰:‘心藏神。’神即妄想别名,其所称心,则肉团之谓耳。有义学辈闻予言,摇首不信。今请以事明之:人熟寐,戏以物压其心则魇;或自手误掩其心亦魇;又戏画睡人面,有至魇死者,此在内之明征也。义学曰:‘如是,则真妄成二物矣!’曰:‘子徒知真妄不二,不知真妄一而常二、二而常一也。不观水与冰乎?水冰不二,孰不知之?而水既成冰,水流动而无定方,冰凝实而有常所;真无方,妄有所,亦犹是也。从真起妄,妄外无真,由水结冰,冰外无水,故其体常一而用常二也。’义学曰:‘此子臆见,终违楞严,有据则可。’曰:‘有据。据在楞严,诸君自不察耳。经云:“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这段就我们刚才念过了,“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就刚才那一段前面的《楞严经》的经文。“‘虽在色身之内,不妨体遍十方;正遍十方之时,不妨现在身内。’此意妄想破尽者方能证之,吾与子尚在妄想中,葛藤且止。”

这一段,莲池大师很客气,他说,我也是在妄想之中。

那我们把这一段翻成白话,好,我们看白话,“心不在内”:

佛在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阿难初答,“心居身内”。心在我身体里面。眼睛在我的颜面上面,在我脸部,“目在于面”。“心居身内,目在于面”。佛谓,“心不在内。”佛说,心不在身体里面。这“心”是指真心。若是指妄想心,则也可以说是在身内。这里面的含意非常精微深奥,不容易解释给不明究理的人了解。世间书籍所说的“心藏神”,这个“神”就是妄想的别名,它所说的“心”是指肉团心,也就是凡夫肉身中的心脏。有研究义学的人听到我这样说,摇头不信。“义学”就是在研究心性之学的人,可能也包括其他不是佛家的人,什么道家、儒家的。

现在我就以事实来证明,有人熟睡的时候,如果你作弄他,拿了一件物品压在他心脏上,这个人就会做恶梦;或者他自己的手误放在心脏上,也会做恶梦;又作弄他,在熟睡的人脸上乱画,甚至会害他做恶梦而吓死,这便是妄想心在身内的明证。刚才莲池大师说,在凡夫的角度来说,妄想心有可能在心内,但是真心不在身内,不在身外。研究义学的人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真心跟妄心,岂不是变成二物了吗?不是变成两件事吗?两个东西吗?莲池大师说,你只知道真妄不二,不知道真妄是一,但常常变成两件事情,真妄是一而常二、二而常一。你难道没有看过水跟冰吗?水跟冰是一件事啊,水结冻了变冰,冰溶解了变水,那它是一还是二?它在结冰的时候,它跟水好像是两件事情,可是等到冰溶化了,它又变水了,它是怎么样?它是一而常二、二而常一,是一体的。那冰就是我们的妄心,水就是我们的真心。

那真心跟妄心有什么差别?它是一不是二,你迷的时候,变成好像有个真心跟妄心,悟的时候,真心跟妄心是不二的,全妄即真,迷的时候,全真即妄,简单地说就是这样。迷的时候,佛心变凡夫心、烦恼心,悟的时候,烦恼心变成佛心。可是这个水跟冰的道理,谁不知道?凡夫都知道啊,老百姓都知道啊,这谁不知道?当水结成冰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到。水的状态,它是流动而没有固定的方向。也就是说,你如果证到真心的时候,真心它是遍十方的,它是流动性的,它是无障无碍的,它没有固定方向,它无刹不现身,这是水的状态。那冰的状态,就是我们很固执,我们很执著,我们烦恼很重的时候,我们业障很重的时候,冰的状态就是凝实而固定处所,你就被一个东西绑住了。你可能被爱情、被金钱、被名誉、被这个色身绑住了,就有固定处所了。所以为什么佛说众生皆有佛性,就这个道理,佛懂这个道理。

由此可知,真心虚彻灵通没有固定的范围,妄心会随无明的染缘而有所依止。我刚才讲过,我们凡夫就像那个冰块一样,我们被什么绑住?被名闻利养、被金钱、被爱情、被情执、被物欲、被贪瞋痴绑住了。这个道理也就是水跟冰一样,真心跟妄心本来是同体的,所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真妄是不二的。若起心动念,我们如果起心动念,我们六根对六尘,我们看到喜欢跟讨厌的,我们就起心动念了,这个时候真心就变成妄心了,你佛就变成众生了,你本来清净就变成痛苦了,你再变成高兴了。你本来是清净,可是你一旦攀缘了,一旦是攀缘取舍了,你的真心就变成妄心,你佛就变成凡夫了。这就是如果你起心动念。为什么佛菩萨他不起心不动念?因为他已经证入一真了,他已经证得念不退了。

既然是同体,离开妄心,也就没有真心了。所以离开你这个妄心,其实你到外面找不到真心,你只要把妄心转识成智,真心就现前,你把执著放下来,真心就现前。这就是由水结成冰,离开冰找不到水。所以我们的心就是净土,我们的心就是弥陀,离开我们的心,找不到弥陀。我们的弥陀,我们自性的弥陀跟阿弥陀佛是不一不异,是不二的,是一体的。我们证不到一真法界,我们证不到极乐世界,其实当下就是一真法界,就是极乐世界,因为我们迷了以后,轮转到六道里面来,到十法界里面来,我们离开了一真,离开了极乐世界。就当下它本来是一真法界,本来是极乐世界的,你只要转识成智。到极乐世界,就像莲池大师说的,屈伸臂顷之间,就像伸个手臂这么简单,屈伸臂顷间,臂顷之间,就像水结成冰,冰解成水,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心的本体是恒一的,但是心的作用有两种。

研究义学的人就说,这都是你主观的见解,你这个跟《楞严经》讲的不一样,你能够举出经典的依据才可以这样说。莲池大师说,我当然有依据,就在《楞严经》里面,你们没有发现吗?《楞严经》上说,“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莲池大师说,“虽在色身之内,不妨”,你的心如果证得像佛那样的心,你的心就遍十方了。虽然你只有在一个身体,这样的一个七尺的身体,可是你一旦证得法身的时候,你的心就跟佛一样遍十方了,你就到十方法界去了。你这“正遍十方之时,不妨现在身内”,这几句经文说明迷悟的境界,你迷了就在这个色身里面。凡夫迷,把自己的身心跟外面的世界,他分成两段了,外面跟我无关,我只顾我自己好就好了,这是凡夫迷。

你悟了以后,你会发现,众生的苦就是我的苦,众生跟我是不二的,众生的痛就是我的痛,自他就不二了,那就不一不异了,那你的心就跟众生融为一体了,那你就是人中的菩萨、人中的佛,那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你做到了,你就不是分成两截了,你跟众生是一体,他变成自他不二,这个时候你就是人间的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就是地藏王菩萨。这个道理各位要懂,这问题你打不破这个执著,你不能够觉悟。这些深意中,只有妄想破尽的人才能证得。

佛菩萨为什么能够以众生作悲体?普贤菩萨为什么能以众生的苦作悲体?众生要是没有苦,世间就没有菩萨。普贤菩萨就是以众生的苦作为他慈悲的本体,他看到众生苦,不忍众生苦。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是诸佛菩萨的悲心。为什么?因为诸佛菩萨都做到了众生跟佛是一体的。佛知道水跟冰是一体的,佛知道众生跟佛是一体的、是不一不异的,这些深意,只有妄想破尽的人才能证得啊。我们为什么慈悲心发不出来?因为我们就是执著这个身心世界,用俗话说就是自私自利。因为我跟你目前都还在妄想中,我跟你都在妄想中,莲池大师很客气了,他说,我跟你都在妄想中。其实莲池大师已经开悟了。这些纠缠不清的讨论到这边,就可以停止了,不要再讨论了吧。

蕅益大师怎么解释,第九祖,刚才莲池大师是第八祖。蕅益大师是依莲池大师的莲池《疏钞》作为他的依止善知识。我这里都有《蕅益大师全集》,我这里也有《莲池大师全集》,还有《永明延寿大师全集》。我也真希望在我这辈子能够把他们三位大师的《全集》都看完,可是问题我时间没那么多,我很向往。

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中怎么讲呢?讲这个心性呢?“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觅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不可言其有。“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这句话太好了,这一段,实相就是无相,无相里面有无不相,无不相里面有无相,两个是一体的,就像水跟冰一样,冰跟水一样,是分不开的。迷的时候,有两件事情,悟的时候,同一件事情。证得这个境界的人,叫证得实相,假名、强名它,勉强给它称一个名称叫实相。这个实相就是我们现前这一念心性,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它不是过去、不是现在、不是未来。不是青黄赤白,但是它知道青黄赤白,不是长短方圆,但是它知道长短方圆。它知道青黄赤白,但是它不执著青黄赤白,它也不讨厌青黄赤白,它也不喜欢青黄赤白,但是它知道青黄赤白。自性不是长短方圆,但是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它非香味触法,它非色声香味触法,“非香、非味、非触、非法”。你找,找不到它,“觅之了不可得”,你不能说它没有,“不可言其无”。

它可以“具造百界千如”。什么叫“百界千如”?这天台宗的百界。我们知道,一切法的差别迷悟之境,分类为十法界,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十界,十界里面的每一界都有十法界的种性在里面。譬如说地狱的众生,你不能说它没有佛性,你不能说它没有菩萨的种性,你不能说它没有天人的种性,它都作过了。所以十法界,像佛,他也曾经到地狱作过众生,佛也曾经在地狱示现过。所以每一个法界都有这十法界的种性,十乘十等于一百。十乘十等于一百这叫百界,每一界里面又具有十如是,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性、相、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任何东西,百界里面每一界,都有性跟相、体跟力、跟作用、跟因、跟缘、跟果、跟报,还有本末究竟,这叫十如是。那一百界乘以十如是,就变一千,叫百界千如的千如是这个意思。

这跟一念三千也有关系。百界千如再乘以三个世间,那就三千诸法。三千诸法在哪里?在一念俱足,叫一念三千。这个在,《法华玄义·卷二》里面,“广明佛法者,佛岂有别法?只百界千如是佛境界,唯佛与佛,究竟斯理”。“又于天台宗教义中,由十如是加以三转读,即可彰显空、假、中三谛圆融之理”。

蕅益大师这一段的心性讲得非常好。所以这一念心,你觅之了不可得,但是你用的当下就是它。悟的时候就见到它,迷的时候找不到真心在哪里。你不能说它没有,它可以造百界千如,一念三千。不可以说它有,因为它是,你说有,它是离开一切缘虑心,缘虑心是焦虑了、烦恼了、忧虑了,离开一切忧虑,离开一切分别,离开一切,你语言讲不出来,文字形容不出来,离开语言文字相。但是你又必须要怎么样?“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你必须在这个当下,你缘虑心只要放下来,你就见到那个真心了,你放下那个分别,你就见到那个真心了,你离开那个语言文字的执著,就见到那个真心了,这个意思。“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你离开缘虑分别语言文字,也找不到自性。自性就是那个水,“缘虑分别,语言文字”就是那个冰块,冰块融化就见到水了,水就流动性的啦,“非离此别有自性”。所以要怎么样?要“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你在一切相里面,你离开那个相的执著,你就见到它的性了,“即一切法”了。“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无相跟无不相是一体的,就是你这个真心的本体。

这个《弥陀要解》,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跟莲池大师这个是一脉相承的,都在探讨这个“心不在内”“心不在外”的问题,跟《楞严经》,跟佛所讲的《楞严经》,也是一体的。

我们就先来举一个公案,让大家稍微轻松一下,然后再回过头最后结尾,我们再来讲净空老法师对“心不在内”,老法师的开示。我现在就来举一段公案,这段公案在禅宗里面是非常有名的,我们就讲心在哪里,来找心,大家来找心。

《金刚经》里面有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禅宗里面有一位德山宣鉴禅师,号称德山大师。点心,点什么心?点那个点心。他是唐朝禅僧,四川人,姓周,俗姓周,法名宣鉴。他年轻的时候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研究律藏,对大小乘经典贯通旨趣,因喜欢常常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人家称他叫周金刚。他尝跟同学说,“一毛吞海,海性无亏。纤芥投锋,锋利不动。学与无学,唯我知焉”。可见他很自负,他很有把握。

那么他看到南方的六祖大师这个法脉,传了禅法,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觉得说,哪那么简单?他就很不平地说,“出家儿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当搂其窟穴,灭其种类,以报佛恩”。他说,哪里那么简单,可以见性成佛,直指人心呢?我就教训你们。

他身上就背着《金刚经青龙疏钞》,就离开四川了,往湖南的澧阳路上走了,中间碰到观世音菩萨变成一个老婆子在卖饼,这个老婆子是观世音菩萨变的,要来考他了。他肩上背着《金刚经青龙疏钞》,就把这个《疏钞》就放下来了,肚子饿了,就买这个老婆饼,要点这个点心。老婆婆就指他说,那你身上带的是什么文字啊?这个是什么文字啊?师曰,“《青龙疏钞》”。《青龙疏钞》。说,我这个是《青龙疏钞》,《青龙疏钞》啦。婆曰,“讲何经?”你说什么经呢?德山说,德山禅师说,“《金刚经》”。老婆婆说,“我有一问,你若答得,施与点心。若答不得,且别处去”。她说,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用什么心来点我这个点心呢?点心就是煎饼之类的。如果你答不出来,我点心不卖给你,去到别的地方去买。《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未审上座点哪个心?”她是桌上摆些点心,好,我问你,“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你用什么心点我的点心?他当时傻住了,他说,对哦,我用什么心点点心呢?

各位,如果是你,要怎么点?你什么话都不用说,拿起来就吃,从体起用,摄用归体,你点这个心就好。他当时愣住,文字,被文字绑住了,刚才不是讲要离语言文字吗?蕅益大师不是说离语言文字吗?对不对?离缘虑分别吗?离分别啊。你一有缘虑分别,你一有语言文字,真心找不到了,所知障、烦恼障就来了,你怎么见到真心?他就讲不出来结果,他没有开悟啊,他还写《金刚经疏钞》。

今天这个我讲完,可能时间不够,我就不能讲老和尚的,下次我再讲老和尚的,我先把这个心先搞清楚,下次再讲老和尚的。

他就再去找他的老师了,龙潭崇信禅师,他就去见龙潭崇信禅师,“信禅师”。他到法堂上就说,“久向龙潭,及乎到来,潭又不见,龙又不现”。他说,我久仰你的大名,你是龙潭。龙潭就是一个地名,他是崇信禅师嘛。我来了,我见不到龙潭。龙潭就是什么?是一个水潭,是一个水池。我又见不到水,也见不到龙。他意思是他没有开悟啊,他想要请老师给他点化。龙潭崇信禅师就伸一伸身体说,“子亲到龙潭”。龙潭是什么意思你知道?见性了,你已经到龙潭了。“潭引身曰”就是龙潭崇信禅师引身,“子亲到龙潭”。“师无语”,就是德山禅师就讲不出话来。那就他跟他学习,“遂栖止焉”。

有一天晚上,他站在他师父的旁边,“一夕侍立次”,站他师父旁边。“潭曰:‘更深何不下去?’”他说,很晚,天很晚了,夜深了,你为什么不下去呢?“更深何不下去”啊?意思是说,你可以回家,就是你不用待在我这里了,因为他没有悟嘛,你可以回家了,你看你要去哪里,“更深何不下去”啊。“师珍重便出”,那个德山禅师就跟师父告别,好吧,师父,我跟你告假,再见了。这个有时候就是一棒,德山是很有名的,就德山棒,就是棍子打他就开悟了,他是德山棒的发起人。

他师父叫他下山,他只好下山。“却回曰:‘外面黑。’”说,外面天很黑。龙潭禅师就点蜡烛,点蜡烛,“潭点纸烛度与师”,他就蜡烛点燃,来,拿这个蜡烛下去。德山就接这个蜡烛,接这个蜡烛要走山路嘛。师接,“师拟接”,就是德山禅师想去接的时候,他说,嘘,就把它吹熄了,“潭复吹灭”。师于此豁然顿悟,他见道了,诶,我见到暗,也是我的见性,我见到蜡烛的光,也是我的见性,见到吹掉暗了,也是我的见性,找到见性了,离开执著,离开那个语言文字,离开那个缘虑分别,见道了。你要是分别蜡烛明跟暗,你就见不到真性。他当下契入,觅之了不可得,用的当下就是。“豁然顿悟,便礼拜。潭曰:‘子见个甚么?’”他说,你看到什么啊?师父考他了,龙潭禅师说,子见个甚么呢?“师曰:‘从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他说,我从现在下去,我不再怀疑天下的老和尚嘴巴说的话,我还是要相信啊。

“至来日,龙潭升座”,有一天,那个龙潭崇信禅师升座,就告诉大众说,“谓众曰:‘可中有个汉,牙如剑树’”,这“可中有个汉”,我把原文念出来,“可中有个汉,牙如剑树,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头,他时向孤峰顶上,立吾道去在”。这什么意思呢?他说,我们这个大众里面有一个大汉,有一个了不起的修行人,他的嘴巴像剑一样那么厉害,就是他已经可以开始讲经说法,可以悟道了。他“口似血盆”是什么意思?他可以喷出所有他的智慧德能,他“口似血盆”,可以大转法轮。他本来把他赶下去,他不是说,你可以回家了,“一棒打不回”,他就不回去,他就想要依止他的师父,就给他赶他下去,“一棒打不回”。这个时候,他已经“向孤峰顶上”,他已经到那个山的顶上,什么意思?他已经见到我们自性最珍贵那个顶上的了。去那个地方去弘扬我的道了,我的道法就是禅宗的心法。

你看,这个古代禅师都是这样,这我们学不来。各位,我讲给你听是为了讲心,我才讲这个公案,各位千万不要学啊,你要是没有悟啊,蜡烛吹一百根,你也悟不了的,我们还是老实念佛,带业往生,听印光大师的话比较好。

德山宣鉴禅师在法堂前,就将他的什么?他的背上背那个《青龙疏钞》把它烧掉了。这烧掉不是毁灭经典,为什么?离开文字了。他当时就有执著说,我会注解《金刚经》经文,老婆婆就把他考倒了。那要不是他师父龙潭崇信禅师度他,他也悟不了,他就算写《青龙疏钞》也没有用,他没有开悟。所以他就把《青龙疏钞》,在法堂前,当他师父的面,把它烧掉。“举火炬曰”,就开始说法语了,“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遂焚之”,于是礼拜,告别他师父,去到沩山,去见沩山灵佑禅师,要去那边参学。这句话什么意思?他说,我读遍了三藏十二部经典,我参访十方的这些高僧大德,就“穷诸玄辩”,大家在那边讨论心在哪里,讨论了半天,“穷诸玄辩”,辩了半天,只在一念之间,我这个念头转了,我心包太虚,我悟了这个水跟冰是一体的时候,我当到水的时候,水是流动性,我就是遍十方的。“若一毫”,一念,我们说一念三千,一念“置于太虚”,他打破执著,心包太虚了。

“竭世枢机”,我尽一辈子的力量,就是想要去找出那个核心在哪里,就是心源,“枢机”就是心源,“竭世枢机”。就像一滴水滴在那个山谷里面,这样当,一下去。那个山壑是什么?那个“壑”叫什么?“巨壑”是什么?我们浩瀚的如来智慧德能,我们的智慧宝藏,就像那个山谷里面那个,这么深,深不见底的山谷,那是我们的智慧德能。我现在所悟的也不过是一滴水,这个我稍微悟的这一滴清水,下去,当,还见不到底。为什么?你怎么跟佛陀智慧比啊,分证佛,圆教初住位的佛,怎么去跟究竟佛,常寂光净土的佛比啊,当然没办法比啊。所以说“似一滴投于巨壑”。“遂焚之,于是礼辞”,直接去见沩山灵佑禅师。

最后,我用几分钟,他怎么讲说我们要修行。我觉得德山宣鉴禅师这个精神也值得我们学,我们是在学他悟的精神,但是这个方法我们学不来。

有一天,有人去跟他请教,有人去跟他请教,这个德山宣鉴。德山宣鉴就跟他讲,德山宣鉴上堂就讲一句法语,“若也于己无事,则勿妄求”。我用白话讲比较快。他说,你如果自己心中没有烦恼最重要,“若也于己无事”就是心中没有烦恼最好,无事最好。没有烦恼就不要到处乱求,不要打妄想,“则勿妄求”。“妄求而得”,你想,诶,我想要中个乐透彩券,我想要再多买一栋房子,我想要再升官,我想要再什么,“妄求而得,亦非得也”,你就算得到,你还是烦恼失去,也是没有得到,为什么?你拿到,你还是怕失去啊,“妄求而得,亦非得也”。

“汝但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如果你没有任何烦恼的事,会来烦恼你的心,你的心也不会去烦恼任何事情,“汝但无事于心,无心于事”,你的心就自然“虚而灵,空而妙”。这句话讲得多好,你每天生活,该做的事赶快把它做好,该念佛的佛把它念好,不要让外面的事情来困扰你的心。“汝但无事于心”,你也不要去攀其他外面的有的没有的事情一大堆。“无心于事”,你既然没有烦恼了,你就不要再去管外面的事情,“无心于事”。这样你的心就可以“虚而灵,空而妙”。“若毛端许,言之本末者”,当然你还得加紧用功,不能以少为多,如果有点悟处,这一点点悟处,“如毛端许,言之本末者”,哎呀,我已经见到本来面目了,这个都是自欺欺人,“皆为自欺”。“何故?”因为你还有动一念的执著,“毫牦系念,三涂业因”,如果你还有一个执著,三途、三恶道的业因还在,那个因粘住了。“瞥尔情生,万劫羁锁”,你要是说,在一念之间,在一念转念之间,突然产生一个情执起来的时候,“万劫”,就被困住一万劫的时间,把你绑住,“万劫羁锁”。

“圣名凡号,尽是虚声”,你是圣也好,凡也好,那都是空有这个名。其实圣人他也不执著圣人的名称了,凡夫也不是永远都是凡夫,有一天也会成佛了。“圣名凡号”,这些凡也好,圣也好,都是虚声的,这只是安一个假名,“尽是虚声”。“殊相劣形”,你成佛好像是你的相貌很庄严,“殊相”,你凡夫好像长得很丑陋,“劣形”就是我凡夫不行,就是“劣形”,“殊相劣形”。你要记得,“皆为幻色”,它也是梦幻泡影,你不要执著,“皆为幻色”。“汝欲求之,得无累乎?”你想去追求,不是还是一个很累赘的事情吗?“及其厌之”,如果说我不要、我讨厌,也不是成一个大患吗?那不是一个大烦恼,又变成一个大烦恼,又成大患了?一辈子对你没有帮助,“终而无益”。

这一段,他那当然所讲的,我没有办法全部讲完,就只是引用他的一部分,告诉我们,我们要随缘任运,随缘自在,自在随缘,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把握当下,好好念佛,带业往生,求生极乐,才是正事。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若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南无阿弥陀佛

GMT+8, 2024-5-18 12:5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