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8|回复: 0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55集)

[复制链接]

2744

主题

2743

帖子

200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020869
发表于 2021-10-31 13: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柏霖老师 讲于2019年05月25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第二十六,“或拜佛念经”。

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一百三十八页第二段,我们看经文:

“枷锁自脱(同前)”

“晋河内窦传。永和中。为并州刺史高昌部曲。被吕护所虏。及其同伴六七人。共闭一狱。克日当杀。传乃专心念观世音菩萨。凡三日三夜不懈。枷锁渐宽。忽然自脱。心虽窃喜。然念同伴尚多。不忍独去。仍复至心兼祷同伴。俄而诸人枷锁。以次得脱。遂开户走出。逾城夜遁。走四五里。隐于榛中。天明。人马四出追捕。纵火烧野。唯传所隐。亩许之地。人火俱不至。”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同前”,这个就是前面的“经救全城”,是出自《法苑珠林》。

那我们来解释一下《法苑珠林》这本书。《法苑珠林》是唐显庆四年,那么唐朝的道世法师他所编辑的这一本《法苑珠林》收藏在《龙藏》里面。

道世法师他本身修持不错,他有一句法语值得我们学习。道世法师说,“虽诵千言,不求出世,不如一寤,绝离三界。”这就是我们说的,“久修百千劫,悟在刹那间”,读经千遍,其义自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开悟。所以他说,“虽诵千言”,不如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入一真法界,出离三界。

千言不如一悟,古德讲,这个千言,你讲这么多,有人也很会讲经,可是没开悟啊。这就是告诉你,言说或诵经千句,不如修行悟道。所以在明朝末年清朝初年,有一位隐元隆琦法师,他的法语,他说,“千说不如一见,千言不如一悟。见悟透彻,当下了然。言说多端,展转逗漏。所以道在悟而不在言,言多与道转远。”他说,你说了这么多,“千说不如一见”,“一见”是见什么?见性啊,见到自性。你讲了那么多,千说万说,不如一见父母未生前本来的面目啊。你讲那么多经,千言万语不如一悟,直下承担,大彻大悟。

如果你能够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见悟透彻,当下了然”,这个“当下了然”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禅宗里面讲,如入无缝塔,心行处灭,言语道断,讲不出来,但是又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当下了然”。“言说多端,展转逗漏”,你一部再讲过一部,讲了这么多经典,“言说多端,展转逗漏”。所以老和尚也曾经鼓励过我们,古德一部经都是讲几百遍的,反复地讲,最后在一部经里面当下开悟。“所以道在悟而不在言,言多与道转远”,你说太多了,没有开悟,跟大道越离越远。

刚才讲说这个道世法师所编辑的这一本《法苑珠林》,这本《法苑珠林》,它是根据《经律异相》编成《诸经要集》,后来再撰成《法苑珠林》。它所引用的典籍多达四百余种,包括佛教、儒家、道教、谶纬、杂著等等。该书有的已经遗失原著的《佛本行经》《菩萨本行经》《观佛三昧经》《西域志》《中天竺行记》的引文,可供研究印度中世纪历史和地理沿革。《法苑珠林》在宋代也被编入《大藏经》,唯有在《嘉兴藏》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有一百卷,以〈劫量篇〉为首,以〈传记篇〉为终,总计六百四十余目。每篇多以骈文作简介。

什么叫骈文呢?骈文是古代中国一种特有的文言文文体,它句子的方式多是由四字或六字(四六句)及对仗构成,故又称四六文、骈俪或骈体。及具骈文特点而押韵者称为骈赋。骈文在文学界长期为广泛研究,但是因为它文章受限于追求艺术技巧之故,所以适合写这个当时的场景,不适合写叙事。这个就是骈体的由来,骈文的由来。

好,我们再看下面的名相注释:

“永和”,东晋穆帝司马聃的年号。

“刺史”,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

“部曲”,古代豪门大族的私人军队,带有人身依附性质。或称部属、部下。

“吕护”,为当时冀州刺史,素与并州刺史高昌不和。

“克日”,“克日”就是限定日期。

“遁”就是逃跑。

“走”,古代指奔跑。

“隐于榛中”,“榛”是一种树木,它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结球形坚果,称榛子,果仁可食,木材可以做器物。这个意思指说,躲在榛树林中。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枷锁自脱。(据《法苑珠林》)。

晋朝河内人窦传,永和年中作并州刺史高昌的部下,被吕护俘虏,与同伴六七个人关在一间房子里,“共闭一狱”就关在一间房子里,或者关在狱中,关在一间狱房,确定了杀头的日子。传就专心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三天三夜没有一点松懈,枷锁渐渐变宽,忽然自然脱落。这时,他心中虽然暗暗高兴,但是看到身边还有许多同伴没有解脱,不忍一人离去,就继续祈祷同伴得救。很快,其他人的枷锁也一个一个地脱落。大家一齐逃跑,爬过城墙,逃了四里路,隐藏到灌木丛中。天亮以后,敌人四处,四出追捕,到处放火,惟窦传等人隐藏的一亩多的地方既不起火,也没有人来。

那么这一段跟前面的晋朝刘度,他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一样的感应。我们在上一集有探讨印光大师开示,印光大师说,危急的时候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那我们这一集,在这一段“枷锁自脱”,我们继续补充。印光大师开示,劝修净业行者,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就我们念阿弥陀佛的念佛人,我们可以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吗?也有很多人有这样的一个挂碍,我是专念阿弥陀佛圣号啊,那我能不能念地藏菩萨圣号呢?或者我能念《地藏经》吗?这个地方印光大师开示,他说,劝修净业行者,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这个是在《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乙、劝兼念观音”,印光大师开示说:

“观世音菩萨,于往劫中,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慈悲心切,虽则安住常寂光土,而复垂形实报、方便、同居三土。”

我们一段一段地解释。印光大师说,观世音菩萨于往劫当中,他早已成佛,他号正法明如来。但是因为他慈悲心切,虽然他安住常寂光净土,而复垂形示现在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这三土。他久已成佛,那换句话说,他是究竟成佛,常寂光净土是究竟成佛,四十一品无明都破尽了才入常寂光净土。但是他又示现在实报庄严土,示现法身大士;或者示现在方便有余土,可能度化这些二乘的行者回小向大,到达事一心不乱,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方便有余土;或者示现成凡夫一样,让凡夫带业往生,往生凡圣同居土。

来,再看下面:

“虽则常现佛身,而复普现菩萨、缘觉、声闻及人天六道之身;虽则常侍弥陀,而复普于十方无尽法界,普现色身。所谓但有利益,无不兴崇;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这个我们刚才讲过,虽然观世音菩萨他常现佛身,他又示现在菩萨,示现在缘觉、声闻的身份,或者示现人天的六道凡夫之身。虽然他常侍弥陀,他辅助弥陀,辅佐弥陀,他就辅佐阿弥陀佛,但是又普遍示现于十方无尽法界,“普现色身”。“所谓但有利益,无不兴崇”,只要能对众生有利益的,观世音菩萨都是兴隆佛法。这就是观世音菩萨他“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再来:

“普陀山者,乃菩萨应迹之处,欲令众生投诚有地,示迹此山;岂菩萨唯在普陀,不在他处乎?一月丽天,万川影现,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各各皆现全月。若水昏而动,则月影便不分明矣。众生之心如水,若一心专念菩萨,菩萨即于念时,便令冥显获益。若心不志诚、不专一,则便难蒙救护矣。”

这一段就是告诉你,刚才我们所读过的这个窦传,他就是专心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三日三夜不懈”,就是一直念下去,他枷锁就自然渐宽了,最后自脱了,自己脱落了,但是他又不忍心,他的同伴还很多,不忍心一个人独自逃去,“仍复至心兼祷同伴”,然后他又至诚心祈祷同伴,不久,“俄而诸人枷锁,以次得脱”,不久他的同伴的枷锁也一个一个地脱落了,就是这里讲的。

我们知道观世音菩萨在中国示现的道场是浙江普陀山,这我也去参访过,观世音菩萨真的是非常感应道交。印光大师说,普陀山乃菩萨应迹示现的地方。也就是不肯去观音,示现在那个地方。当时不肯去观音,就是一个日本的僧人在五台山要请走,后来在那边是怎么样都开不出去,都是,海中都是铁莲花,最后就在那个渔村里面,不肯去观音院那个地方,我有去参访,这个就是菩萨应迹的地方。

“欲令众生投诚有地”,我们到那个地方去投诚、忏悔,去顶礼观世音菩萨,所以观世音菩萨示迹在普陀山。菩萨哪里只有在普陀山呢?印光大师说,不是只有在普陀山,我们刚才讲过,他常住常寂光净土,又示现在实报庄严土跟方便有余土、跟凡圣同居土,他久已成佛了嘛,所以他不是只有在普陀山。哪里只有在普陀山,没有在其他地方呢?

这个叫“一月丽天,万川影现”,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一月丽天”,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但是所有全地球的河川、江流、河流或者小溪、小河都可以影现天上的明月,叫“一月丽天,万川影现”。这表示说,我们这个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自性就是“一月丽天”,能生万法就是“万川影现”,就这个意思。

“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各各皆现全月”。印光大师说,就像小到“一勺”,就是古代舀水的那个器具,一瓢,我们说一瓢饮,一箪食、一瓢饮,那个一瓢饮就是像葫芦瓢这种舀水的器具,你这样也可以现出一个月亮出来,“一滴水中,各各皆现全月”,都是自性的体用。

“若水昏而动,则月影便不分明矣”,但是如果水昏动以后,漂动了,那月的影现就不清楚了,“月影便不分明”。我们如果能够保持第一念不动,那叫三昧,问题是第二念就分别执着了,那就是真如变成烦恼了,般若智慧变成烦恼了,佛变众生了,“则月影便不分明矣”。

“众生之心如水”,我们众生的心就像水一样,“若一心专念菩萨,菩萨即于念时”,菩萨就在你这专心的这一向专念的圣号之中,菩萨就给你“冥显获益”,“便令冥显获益”。他可能会冥感冥应、冥感显应,枷锁自动脱落就是显应啊。“若心不志诚、不专一,则便难蒙救护矣”,就跟这里讲的一样,如果你不专心、不至诚恳切、不专一,那便很难蒙到观音菩萨的救护。

接下来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此义甚深,当看《印光文钞》中,〈石印普陀山志序〉自知。”

印光大师说,刚才讲的说,“一滴水中,各各皆现全月。若水昏而动,则月影便不分明矣。众生之心如水,若一心专念菩萨,菩萨即于念时,便令冥显获益”,他说,这个道理很深,你们只要去看《印光大师文钞》〈石印普陀山志序文〉里面,印光大师也特别地说明,你们就明白了。

再来:

“名观世音者,以菩萨因中由观闻性而证圆通,果上由观众生称名之音声而施救护,故名为观世音也。”

他说,观世音菩萨,他的名观世音,是以菩萨在因中,他在因地中,就是在《楞严经》的二十五圆通里面,观世音菩萨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他是耳根圆通的,“由观闻性而证圆通”,“圆通”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果上是由观众生称名之音声而施救护,观音菩萨在因地“由观闻性而证圆通”,众生由称名之音声得到救护,故名观世音者也,“观世音也”。

再来:

“普门者,以菩萨道大无方,普随一切众生根性,令其就路还家,不独立一门。如世病有千般,则药有万品。不执定一法,随于彼之所迷,及彼之易悟处,而点示之。如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各各皆可获证圆通。以故法法头头,皆为出生死成正觉之门,故名普门也。若菩萨唯在南海,则不足以为普矣。”(正),这是《印光大师文钞正编·复郦隐叟书》,这一篇是出自〈复郦隐叟书〉出来的。

印光大师说,什么叫普门呢?就是菩萨道它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无方”就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普随一切众生的根性,让他们“就路还家”,让他们回到极乐世界。就是什么叫“就路还家”?就让众生可以断恶修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转烦恼成菩提,就是“就路还家”。不是只有单独设立一个法门。就像世间有很多病,有千般的病,有心脏病、有胃病等等,“世病有千般”,就世间的病有千百种,但是“药有万品”,什么药治什么病,“药有万品”。

印光大师说,“不执定一法,随于彼之所迷,及彼之易悟处,而点示之。如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各各皆可获证圆通。以故法法头头,皆为出生死成正觉之门,故名普门也。若菩萨唯在南海,则不足以为普矣。”这个地方我们分别来解释说,“随于彼之所迷,及彼之易悟处,而点示之”,我们就举观音菩萨曾经示现鱼篮观音的故事,就提着篮子里面装鱼的观音菩萨的故事,我们就把它当成观音菩萨因果感应故事,劝化的故事。

在宋朝的时候,在中国海门县,有个地方的乡村叫金沙滩,这个村民大概有一千多人,都是以打猎、捕鱼为生,或者是做盗贼谋生,村民不敬神明,也不孝父母,奢侈浪费,目无法纪。当时就有像这个日游神、夜游神,“天地有司过之神”,像《感应篇》里面讲,“天地有司过之神”,就向忉利天主报告,我们俗话讲叫天庭,玉皇大帝,就是我们忉利天主。玉帝就大怒,就是降灾难。就众生的共业啊,因为他们不孝父母、奢侈浪费、为盗做贼、打猎杀生,那当然就招感灾难,就发生海难,在民俗故事里面就说,东海龙王以海水淹没金沙滩。那这个就是共业所感,我们佛家讲就是业感缘起,众业所感。

观世音菩萨他大慈大悲,就是鱼篮观音想来度这个金沙滩的渔民,他就示现在金沙滩,想劝化这些村民向善修行。当然民俗故事里面说,观世音菩萨向玉帝报告,但是观世音菩萨是法身大士,玉帝是天主而已、天帝而已,那我们就随顺这个民俗的说法。观世音菩萨就想到这个村落来度这个渔民。观世音菩萨刚到这个村落的时候,他要示现成这个众生相,他就变成一个很贫苦的老太婆在卖鱼,可惜没有人有同情心,因为它这个地方的村民都没有慈悲心。后来他就变成一个青春美少女,貌如西施,声音甜美,手提鱼篮,在当地就开始卖鱼了。民众看到都很开心,因为这位是美少女,就挤在旁边看她卖鱼、听她卖鱼。

当地有一个恶霸叫马郎,他为非作歹,恶霸少爷,就过来对少女说,卖鱼娘子,你住在哪里?为什么到我们这个村落来卖鱼呢?因为他可能没看过她。观音菩萨心想,你这个大恶人,我要是能度你念经,带动村落一齐修行。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老和尚说,你不要瞧不起这些恶人,这些恶人一回头,都是人间的菩萨、老师。人家说,浪子回头金不换。观音菩萨就想度这个大恶人,她说,我能够度你的话,那带动全村都修行,那就不可思议了。

于是马郎问她说,你住哪里?观音菩萨说,我家住云门云水乡,云门就是佛门,我住云门云水乡,家住云门云水乡,爹娘生了三个女儿,我是排行老三,因为没有依靠,所以到贵乡来卖鱼。马郎又说,请问贵庚年多少?就是你几岁啊?几月几日生?有没有对象?少女就回答说,他们以前乡下都称奴才,就是自己谦卑嘛,她就说,我今年虚度十八年,二月十九日是我的生日,观世音菩萨的圣诞,爹娘想为我招亲,可是我有一个愿,我的愿就是要娶我的人必须要会背《妙法莲华经》,所以我到现在还没有成亲的对象。

马郎就说,你卖鱼这么辛苦,不如嫁给我,免除这个奔波劳苦,而且老的时候还有依靠。少女回答说,可是我有誓愿在先,不论什么人,只要能够背《妙法莲华经》,愿意吃素、行善,我就愿意嫁给他。马郎就问,《莲华经》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要熟背呢?这个少女就回答说,《妙法莲华经》可以消灾,消除灾殃、免除祸难、安息冤愆、保佑家庭吉庆,所以要熟背。马郎心中就暗喜,就问少女说,《妙法莲华经》哪里有?少女说,少女回答说,它是无价之宝,我篮上,我篮子上面是鱼,底下就是《妙法莲华经》。

马郎又问,一部《妙法莲华经》有多长呢?多少个字呢?怎么去学会呢?少女就说,这本经万物皆含藏,向上能通天庭,向下可以免见阎王,免见,你就不用见阎王。六万余言七轴章,这个观世音菩萨的这个赞偈,六万余言七轴章,二十八品接天堂。如果你真心吃素,不论富贵贫贱,你们到前面那个晴天寺,我教你们大家念《妙法莲华经》,看谁先背好,我就愿意嫁给他。

那马郎听到,他虽然是个强盗,但想到对面是一个美人,他也愿意吃素;他虽然是贼,但是想到婚姻,他也不偷了,他就开始不偷不抢了;他虽然在杀生,但是为了成亲,他也不杀了。第二天清晨,马郎就集合他那一些部属,村里面这些凶悍的恶徒,大概一千多人,一起到晴天寺。这个时候卖鱼少女就说,学读经要虔诚心,一心无二勤苦学。于是大家就从早上念到晚上。

日子这样很快就过去了,一个月以后,大家都念得精神非常地好,可是也有人失去耐心,这业障重的,就念不下去了。那观音菩萨就心想,如果不成亲,这批恶徒全部都退道心。于是少女她就暗中,就观音菩萨就暗中加持马郎赶快熟背这个《妙法莲华经》,因为她是要先度这个头,马郎恶徒这个头。结果马郎真的得到加持以后,他真的会背了,众人就称赞他,哎呀,马大哥,你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报啊。

马郎就问少女说,要多少聘金呢?少女回答说,聘金不用了,只要全家吃素就可以了,诵经念佛,虔心修行,劝导大家改恶向善,以素斋来祭拜祖先,迎娶的时候用素斋素宴。马郎听完以后说,都好,都同意啦。第二天一大早,马郎就以欢喜心去迎娶这个新娘,满桌的素斋来祭拜祖先神明,亲朋好友也都来祝贺,因为新娘观世音菩萨长得眉清目秀,就像西施再世,马郎就得意得好开心。

当天晚上宴客完了以后,马郎就要进入洞房啦,那新娘在睡,他就问新娘,怎么了?新娘就向马郎说,奴才今天肚子痛,没有办法抵当,恐怕没有办法再活下去,叫众人都进来,听我说原因。于是马郎就叫一批他的兄弟全部都进来,新娘就说了,她说,我是观世音,因为你们金沙滩上都是凶徒、大恶人,没有一个善心的人,所以这些天地司过之神就禀报了天庭,这玉帝发怒要降灾,那么金沙滩就变成可能会海水倒灌,所以我不忍心,我是来这边劝化你们,希望你们能够持斋、戒杀,恭诵《妙法莲华经》,改恶向善,就不会招感这个灾难。

那众人一听就大惊,就问到,那我们要做哪些善事呢?才可以保佑这个地方平安呢?那观世音菩萨就劝他们,她说,你们要孝顺父母,要敬天敬地敬神明,要怜惜那个孤寡,要救济这些穷人,你们就是孝心的人。你们持斋、吃素、不杀生,不要贪口腹之欲,粗茶淡饭,这样就是一个吃素的人。她说,如果你能这样去修。她还劝他们“斗秤须要公平”,不奉富、不欺贫,也不要贪恋淫色,减去寿命,死后堕阴司,地狱受苦。也劝他们不要狂言欺善人,不要造口业,这样万事能够修忍耐,这样就可以免牢狱之灾。

那么鱼篮观音说完以后,就气绝而亡,那马郎就顿失新娘,哭得很悲伤。最后马郎跟村里面这些凶恶之徒,他说,若不是慈悲观世音菩萨显身来示现,我们怎么会向善,来读诵这个《妙法莲华经》呢?所以他誓愿就不再娶妻了,他就劝化这些凶徒都能够走入修行。于是马郎就是一心向道,礼拜观世音菩萨,最后成就佛道。

这个就是刚才印光大师说,“随于彼之所迷,及彼之易悟处,而点示之”,我特地用鱼篮观音度这个金沙滩的渔民,来跟各位做这样的一个补充。

那么印光大师说,像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各各都可以证圆通。你看,六根对六尘,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六,六,十八,加七就变二十五,所以皆可获证圆通,二十五圆通。“以故法法头头,都是出生死成正觉之门”,也就是说,六根、六尘、六识、七大,都可以获证圆通。为什么都可以出生死,离开生死,成就正等正觉呢?可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门呢?所以叫做普门。如果菩萨只有在南海,那就不能称为普。

以上我们就,因为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我们就聆听印光大师对这一段的一个开示。那我们知道《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面有这一段偈语,刚好跟我们这个,这一段里面讲的是一样的,他这个窦传专心念观音菩萨,“三日三夜不懈,枷锁渐宽,忽然自脱”,这个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偈颂里面: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这一段里面就是跟我们今天所讲的这个窦传他的枷锁自然解脱,跟后面最后一句、一段经文是一样的,“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以上我们就报告到这里。我们再看下面这个按语:

“此所谓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也。至于入水而不溺。入火而不焚。种种灵验。见于他书者。不可具述。”

这一段的白话解就是说:

这就是经上所说的“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至于落水不溺、入火不烧,种种灵验事迹,记载在其他书上,不知有多少啊。

这个感应的事情,刚才在印光大师开示里面,印光大师已经跟我们讲得非常地清楚,但是我们还是要进一步来探讨。为什么窦传他被吕护所掳,跟他的同伴六、七人关在一间监狱里面,本来已经要选择日期要被杀了,但是因为窦传专心念观世音菩萨,经过三天三夜,枷锁自然渐宽,忽然自己脱落了。他心中窃喜,虽然暗自高兴,但是他认为,他想到他同伴还有六、七个人没办法离去,他不忍一个人单独逃走,所以他就至心又兼祷同伴,不久他同伴的枷锁也都一个一个地脱落,所以开门就离开了。那这个地方有非常多的人,一般的人不太相信这个东西,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应呢?其实这个感应的力量都是一念至诚,念力。

譬如说我认识的三重妙音净宗学苑这位创办人廖荣尉居士,他也很会讲经说法,廖荣尉居士讲一个故事给我听,是真实的故事,就是跟这个有关。廖荣尉居士他本身是做医疗检验师,他说,在我们新北市新庄,有一位经营企业的老板娘,她跟她女儿曾经到林口竹林观音寺,在台湾也是很有名的,这位小女生小时候跟她妈妈到林口竹林寺礼拜观音的时候,她就问她妈妈,这是什么菩萨?她妈妈说,这是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那后来这位新庄的老板娘,她厂房发生火灾,从一楼烧到三楼。正在生死交关的时候,因为一楼到三楼都是一片的浓烟,这位老板娘就带着她女儿往楼上走,走楼梯,但是因为这个浓烟密布,也摸不清楚方向。最后这个小女生就念一句,林口竹林寺观世音菩萨来救我,就念这一句而已,因为她小时候跟她妈妈去过竹林观音寺,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她一念至诚,她说,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请来救我。结果很奇怪,刚好是消防队的救护车打了探照灯,刚好在那一刹那打进去,可能是扫过去,但是她借由那个光,母女就知道到顶楼的路要怎么走,楼梯要怎么走,就刚好寻着那个灯光找到窗户,找到窗户。到窗户的时候,喊救命的时候,云梯车看到了,赶快过去把她们接过来,就救走了,后来就救活。所以那个小女生现在每次想到这个故事,一想到观世音菩萨她就哭。

这是我们要来探讨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应?就是念力跟祈祷的力量。那么老法师有开示《念力的秘密·对水结晶实验的开示》,这是老法师在二O一四年,大概是五年前,七月十九日,在台南极乐寺的开示。

老法师说,他早年在澳洲的时候,日本江本胜博士他的水实验,标题是“水知道”,宇宙间的奥秘水知道,这是科学证明,人的起心动念瞒不过水。因为水,从水结晶的报告里面就可以看出人的起心动念。按照这个道理,跟佛经上讲的相应,佛经上讲的,我们起心动念天地万物都知道。他说,不但水知道,我们起心动念,这个桌子知不知道?这个花知不知道?这个茶杯知不知道?这墙壁知不知道?天花板知不知道?没有一样不知道,统统知道。这什么道理呢?科学家发现是全息。用照片来做实验,证明任何一小块的照片,在激光照射之下都是一张完整的,撕得再碎、再小还是完整的。

他说,这个信息在大乘经早就透露了,佛在三千年前告诉我们“须弥纳芥子”,须弥这么高、这么大,芥子这么小,《华严经》上讲大小不二,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小中有大是什么呢?整个宇宙,整个宇宙在一粒微尘、在一根汗毛端里面,它有全宇宙的信息,完整的信息。这个我们是不能够体会啦,因为这是华严的境界,大小不二,我们很难去体会。为什么一根汗毛端有全宇宙的信息?这个我们体会不出来。老和尚说,这些信息归纳起来,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什么呢?宇宙跟我们自己是一体的。我们身体没有了,磨成微尘,里面还有全宇宙,跑不掉。老子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他说,这个话不是空话,他没有见到这个境界,他体会不出来,也就是老子没有到这个境界,他讲不出来,他怎么说得出来呢?在佛法里面讲,法身大士,明心见性的人就知道这个道理。

老和尚就以海贤老和尚的光碟,他劝我们一天要看三遍,老和尚说,你们能不能一天看三遍,看出里面的奥秘呢?你不能有心去看,你有心去看,看十年都看不出来。他说,你们每天看三遍,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看出来。他说,你起心动念,你想要看什么,看不到,为什么?因为你想要看什么,动念头了,这妄念在里头,妄念把你的功夫破坏了。不能有妄念,你才能看得出里面的奥妙,看得出海贤老和尚的境界,看得出老和尚的悟处。他为什么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圣号,一句佛号念九十二年,是怎么成就的?他一年一年地提升,一年比一年圆满。到最后表法,对我们地球的众生作一个愿望,希望大家和睦相处、互相赞叹,不要毁谤、不要竞争、不要斗争、不要战争,这个地球上的居民就可以幸福美满的一生,这是他的表法。

老和尚说,人不要害自己。什么叫害自己?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害自己。害自己是什么?你永远不能脱离轮回,你在轮回里面造业,造业再受报,你就搞这些,那不就是害自己吗?我们去造业,迷了去造业,造业再去受报,老和尚说,这不就害自己吗?如果你不造轮回业,你六根对六尘,看得很清楚、听得很明白,闻香闻得很清楚,舌尝味尝得很清楚,样样都清楚、都明白,这是智慧,自性里面没有一样不知道。

他说,为什么如如不动呢?自性如如不动,为什么如如不动呢?他说,做个实验就知道了。他说,这个画面不存在,刹那刹那在变,它不会止住境界不动让你看,不会的。他说,看照相机照,前面的一张跟后面的一张不一样。江本胜博士告诉老和尚说,他实验那么多年,没有两张照片是一样的。

他说,这个证明什么?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他说,照相机的速度大概是一弹指,一弹指的时候,现象生灭已经是三百二十兆次了,我们才按两次而已,但是它的生灭已经是六百四十兆次了。他说,就在眼前。他说,不做这个实验我们不知道啊,我们也听不懂啊。所以海贤老和尚为什么说什么都是假的?他说,有没有真的?有,念佛是真的,念佛成佛是真的,除了这个以外都是假的。现在这个社会认假不认真,所以造成这样的混乱,造成这么多灾难。

他说,美国的修·蓝博士前年到香港来看老和尚,就是二O一二年到香港看老和尚。修·蓝博士是专门用心灵治病的善人,他治病不需要跟病人见面,远在几千里外的病人他都可以把他治好,而且不用医药,也不用打针。什么疑难杂症他都能治,医院不能治的,宣判死刑的,他都把他治好了,他治好了很多病人。老和尚问他说,你是根据什么理论把人治好的呢?修·蓝博士说,他的理论就是清净心。用什么方法?知道宇宙跟自己是一体的,自他不二,要把自己观想成病人合成一体。这个概念,就是老和尚一开始在讲的,老和尚一开始讲的,我们起心动念,天地万物都知道,《华严经》里面讲的大小不二,因为宇宙跟我们是一体的,老子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也是刚才讲的这个修·蓝博士这个概念,他用清净心,他为什么用清净心呢?他说,宇宙跟他自己是一体的,自他不二,他把自己观想跟病人合成一体。

他只要四种资料就可以了,一个是姓名,病人的姓名,再来,病人的出生年月日,第三个,病人住在哪里,第四个,病历,他只要这四个东西就可以了。怎么治法呢?修·蓝博士先观想自他是一体,再观想他现在身上的病,那治疗方式就是他真诚清净心对待这些带着病毒的细胞,跟它说对不起、请原谅,他说,我没有把你照顾好,让你带着病毒,请原谅;谢谢你,希望你跟我合作,谢谢你;最后一句说,我爱你。就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对着这些细胞说,这些带病毒的细胞。他说,这四句话,就像念咒一样不断地念,念半个小时,这就是他治疗的方法。

每天半个小时,连续三十天,自己身上的病毒细胞完全恢复正常,病人也恢复正常,无论病人距离几千里、几万里都能治好。用什么?用念力,这个方法跟佛经讲的一样。

《华严经》上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我们一个人的身体;多,整个宇宙,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法。惠能大师开悟最后讲一句话,“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他肯定了,他接受了,整个宇宙从哪里来?我自性生的,是我自性变的,整个宇宙你哪有不知道的道理呢?

知道是当然的,不知道是不正常的。为什么不知道呢?我们心乱了。所以为什么我们跟菩萨不能感应?为什么我们念观世音菩萨不能至诚感通?为什么窦传他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三天三夜能够跟菩萨至诚感通,“枷锁渐宽,忽然自脱”?就是这里讲的这个道理,就是我们不知道,因为我们心乱了,所以我们就不知道,这个道理。修·蓝博士用清净心治病,他知道众生跟我是一体的,包括这个病毒的细胞跟他也是一体的,所以就至诚感通,就感通了。这就是《华严经》里面“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的境界。

老和尚说,我们心乱了,有妄想、有杂念、有分别、有执著,自性的功能就失掉了。关键就在这里,为什么念佛没有感应?为什么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没有感应?不能改变命运,不能改变业力,不能改变你自己身体上的这个疾病,为什么不能改变你的忧愁?就是这里讲的,我们心乱了,有妄想、有杂念、有分别、有执著,自性的功能失掉了。修行修什么?就是把这个放下来,放下来以后你的本能就恢复了,本能一恢复,没有一样不知道,智慧就出来了。

他说,释迦牟尼佛做个榜样,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在哪里学的?谁教他的?没有啊。虽然他好学,他十九岁出家,出去参学,参了十二年,印度所有宗教他都学过了,没有用,三十岁那一年他全部放弃。他放弃什么?他放弃烦恼障跟所知障,十九岁出家,就是放下家庭,就是放下烦恼障,三十岁放下十二年所学的所知障。所学的是些什么?所学的都是所知障,障碍你明心见性。这两样都放下了,他菩提树下入定。菩提树就是毕钵罗树,他在这个树下明心见性。

佛陀入定以后,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什么都知道了,没有一样不知道,你问他,他随时都可以给你解答。佛陀一生所讲述的经典,大事、小事、你个人的事、宇宙的事,他全能讲,他讲的都是真的。现在科学逐渐证明,他讲的物质现象,佛陀讲经讲物质现象是假的,根本没有,被现代量子力学家证明了。量子力学家证明这个事情是最近而已,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讲得很透彻,物质从哪里来的?物质从念头变现来的,念头生出来的。

因为释迦牟尼佛问弥勒菩萨说,“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我们凡夫的念头里面,佛问弥勒菩萨,在这个念头里面有多少微细的念头呢?这个念头是粗念,细念我们不能觉察。因为念念不住,没有一个人知道,就在我们身体上,就在眼前,眼前是外面境界,这事实真相,诸法实相,没有人知道。弥勒菩萨回答说,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单位是百千,一百个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以十万,三百二十兆,一弹指。一秒钟能弹几次?有人弹七次,乘以七,三七二十一,就二千一百兆。他说,我们怎么知道呢?我们怎么知道是假的呢?

我们现在看电视,数码电视,一秒钟画面生灭一百次。老和尚说,我们看以前的老电影,动画,幻灯片,一秒钟二十四次开合,现在看电视,一秒钟一百次生灭,我们的念头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的生灭,你怎么会知道呢?所以从早到晚,从初一到腊月三十,没有间断过。这个真相佛知道,佛告诉我们。八地以上都知道,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他们全知道。他们知道什么?念念不可得,念念不可得,就是《金刚经》里面讲的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有没有这些现象?有,但是不可得,这是八地菩萨以上就知道这个现象,知道这个秘密了,就是现象是有,但是不可得。我们做不到啊,我们执着在这个现象,我们不知道它不可得,因为它太快了,你掌握不住。

所以物质现象都是念头生灭产生的幻相,就是能大师,就是惠能大师看到能生万法。万法是念头生出来的,念头善,没有一样不善。念头善,这个人,宗教里面称他叫神、圣,中国人称他叫大圣大贤,外国人称为神、上帝。那是什么?一秒钟里面,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的念头统统是善的,没有恶的。在我们佛教里面称为佛,法身大士。

所以讲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为什么窦传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专心念,念了三天三夜,那个枷锁会自动脱落?因为他的念头都是善的,至诚感通。

老和尚说,我们自己每一个人都有,只是我们迷了,我们念头本来是善的,但是我们迷了以后,我们念念不善,念念自私自利,念念搞名闻利养,念头里面有妄想分别执著,这就变成六道凡夫。六道凡夫也不是真的,因为你总不能超过这个定律,也就是你生活在哪里?生活在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的高频率振动之下,就是那里变现出来的,整个宇宙从那里变出来的。所以实际上没有,真的是假的。假的可别当真的,当真的就搞六道轮回。所以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自己制造的,与任何人都不相干,所以叫自作自受。

这个信息,海贤老和尚光碟上有,你仔细去观察,你慢慢看,慢慢就会开悟,这里面的奥秘都看到了,不可思议的境界。怎么用功?一句佛号,一句佛号念到底,把妄想念掉、把杂念念掉、把烦恼念掉,果报就没有了,他一生能成就了,而且很快成就。所以海贤老和尚活到一百一十二岁,阿弥陀佛叫他作表法,叫他做一个榜样给念佛人看。他现在已经肉身菩萨了。念佛人一看到他,看会,怎么念佛?看到以后就向他学习,就会把握往生了。

所以老和尚说,海贤老和尚从小就是老实、听话、真干,他这三个条件都有了。他师父只教他一句佛号,就嘱咐他一直念下去。他听话,这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他说,如果我们说往生,要念多久才能往生?老和尚说,三年就可以了。他说,三年往生的太多了。他说,三年肯定拿到往生的资格。可是他念了,为什么佛没有带他去呢?他说,他念三年,肯定见到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没有带他走,叫他继续修。再过三年、五年,海贤老和尚得事一心不乱,往生方便有余土;再往后三、五年,得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所以老和尚说,你看海贤老和尚,大概三十岁前后就事一心不乱了,四十岁前后就理一心不乱了,他成佛了。理一心不乱跟惠能大师同境界,跟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同样境界,到这个境界了。

他说,生在现在这个时代环境,这是乱世,世界历史上是所没有的。所以他示现成一个农夫,种田的,示现这个身份,没有一个人知道,他自己也不说。这种身份,平平安安的,没人打扰,没人打搅,一直向无上道。他说,在这个时代念佛求生净土,就学他这个样子。我们自己从事哪一个行业,本本分分地把这个行业做好,用这个行业去服务社会、服务大众。自己能吃饱、能穿暖,有房子遮风避雨就够了,什么都不要求,什么都放下。工作是为别人、是为大众,这就对了,没有一样为自己。

他说,海贤老和尚到最后要往生前,拿了《僧赞僧》这本书,阿弥陀佛带他走,就是最后一次表法,也就是佛菩萨一个愿望,希望大家和睦相处。不要去竞争、不要搞斗争,处处学赞叹别人、关怀别人、帮助别人,舍己为人,这个人就是菩萨,这个人就是大德。

今天因为我讲到这一段“枷锁自脱”,其实一般人是很不容易相信的,所以我们特地讲了这么多观音菩萨的感应故事,还有老和尚的开示,念力,还有海贤老和尚的表法,来做一个印证。

接下来我们看下面这一段:

“僧作天王《唐高僧传》”

“隋相州释元景。姓石。沧洲人也。仰慕大乘。礼诵不辍。后卧病三日。告侍者曰。吾欲见弥勒佛。云何乃作夜摩天王。又自云。宾客极多。事须看视。众问之曰。非尔所知也。有天众来迎耳。遂异香盈室。奄然而逝。时大业二年六月也。遗命葬紫柏河极深处。三日后观之。水中突起一高坟。而河遂分为两道云。”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唐高僧传”,《高僧传》它分四种版本,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梁高僧传》。《梁高僧传》是南北朝时候记录中国东汉到当时佛教僧人的史料,由南朝梁僧人慧皎法师撰,十四卷,收录于《大正藏》。这一本《梁高僧传》记录东汉永平至南朝梁天监间著名僧人二百五十七人事迹,那么《高僧传》里面引用史料可考者计八十余种。

所谓“高僧”,用“高僧”这个名称,意思是“高蹈独绝”的僧人。在《高僧传·自序》中它有讲,“前代所撰,多曰名僧,然名者本实之宾也,若实行潜光,则高而不名;寡德适时,则名而不高。名而不高,本非所纪;高而不名,则备今录”。它是所谓《高僧传》,这个“高”是什么高呢?是“高而不名”,德行高,但是他不出名,他本身是“潜光”,所谓隐藏光彩,这叫“高而不名”。那如果是德行不够,叫做“名而不高”。“名而不高”不是《高僧传》所要记录的,《高僧传》所记录的都是“高而不名”,他们本身德行非常好。

所以《高僧传》有四种版本,一个是刚才讲的梁代的《高僧传》,另外是唐代道宣律师撰的《续高僧传》三十卷,还有宋代赞宁等撰《宋高僧传》三十卷,还有明代如惺法师撰的《大明高僧传》八卷,合称四朝高僧传。

再来,“大乘”就是摩诃衍。大对小之称,乘就是运载之义,那“大乘”就是大教。

“夜摩天”是欲界六天中的第三天,旧曰焰天,译言时分、善分。

“看视”是照顾。

“奄然”就是忽然。

我们看这段的白话解:

僧作天王。(据《唐高僧传》)。

隋朝相州的僧人释元景,俗姓石,是沧州地方人,向往大乘佛法,不停地礼拜和念诵。后来卧病三天,告诉侍从在身边的人说,我本来想要见弥勒佛,不知道为什么作了夜摩天王。又自言自语说,宾客很多,事情很忙。大家问他什么意思,他说,不是你们能够知道的,有天人来迎接我了。于是满屋生香,安详而去。当时是大业二年六月。遗嘱葬到紫柏河最深的地方。三天后去看,水中突起一座高坟,河水分两边流去。

好,我们看下面这个按语:

“发光地菩萨。每现作夜摩天王。然则吾乌乎测师。”

我们看名相注释:

“发光地菩萨”,菩萨十地之第三地。乃本觉之慧光开发位也。

“乌乎测师”,“乌”是文言疑问词,哪、何之意。意思指,哪里能测度法师呢?

好,我们看这一段按语的白话解:

发光地菩萨常常现作夜摩天王,那么元景法师的境界,我们怎能知道底细呢?

好,我们看最后一段:

“盲者得视《北史》”

“后周时张元。字孝始。年十六。其祖丧明。三年。元昼夜礼佛。以祈福祐。一日读药师经。见盲者得视之语。遂请七僧。然七灯。七日七夜转读药师经。且拜且泣曰。天人师乎。元为孙不孝。使祖丧明。今以灯光。普施法界。愿元代暗。使祖目明。如是殷勤。经于七日。其夜梦一老翁。以金鎞刮其祖目。谓元曰。勿忧。三日后。乃即明耳。元梦中喜踊而寤。遍告家人。越三日。祖目果明。”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丧明”就是眼睛失去光明。

“天人师”就是如来十号之一。

“金鎞”,或是“金鎞”,“金鎞”是古代治眼睛疾病的工具,形状像箭头,用来刮眼膜。据说可以使盲者恢复光明。

“踊”,跳起来,跳也。

“寤”,睡醒。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白话解:

盲者得视。(据《北史》)。

后周时有人叫张元,字孝始,十六岁的时候,他的祖父眼睛失明。在三年中,张元昼夜礼佛,祈祷康复。有一天他读《药师经》时,看见“盲者得视”的语句,就请来七位僧人,燃起七盏明灯,七天七夜念诵《药师经》,边拜边哭说,佛陀啊,元为孙不孝,使祖父失明,现在点起明灯,普施法界,愿元代暗,使祖父复明。这样殷勤礼拜,过了七天,夜里梦见一位老翁,用金鎞刮祖父的眼睛,对元说,不要忧虑,三天后就会康复了。元在梦中欢喜跳跃,惊醒后把梦境告诉全家人,过了三天,祖父果然复明。

好,我们看下面这段按语:

“善医病者。莫如对症发药。失明之故。多由宿生谤佛谤法。故欲救生盲。须是点金刚正眼。大集经云。若有众生。于过去世。或毁于法。或谤圣人。于说法者。或作障碍。或抄写经法。洗脱文字。或损坏他法。或暗藏他法。由此业缘。今得盲报。又付法藏经云。障人出家。必堕恶道。恶道罪毕。得生人中。生盲无目。张孝始可谓对症发药者矣。”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点金刚正眼”,“金刚”是金刚石,其性坚利,金刚呢,金刚石可以不被其他物质所破坏,但是它能够破坏其他物质,所以佛经常以“金刚”比喻它的坚利。那么“点金刚正眼”就是以金刚比喻般若智慧,金刚比喻般若智慧。就意思说,指示人开启般若智慧的正知正见,叫做“点金刚正眼”。

“洗脱”,“洗”就是清除。“脱”就是遗漏。意思是说,故意或无意地遗漏。

我们看这一段按语的白话解:

善看病的医生,就能对症下药。眼睛失明的缘故,大多是因为前世毁谤佛法,所以要救盲人,必须要点金刚正眼。《大集经》说,如果有众生在过去世的时候,或者毁谤佛法,或者毁谤圣人,或者障碍讲经说法,或者抄写经书漏掉文字,或者损坏其他宗派,或者暗藏其他法门。因为这些缘故,今世就得失明的报应。《付法藏经》说,障碍别人出家,就一定会堕落到恶道里面去,恶道受罪完毕,投生到人中来,就是瞎子。张孝始的做法真是对症下药啊,张孝始就是张元,前面讲这个公案,张孝始的做法真是对症下药啊。

好,最后我们来报告老法师的开示,如何拜佛。因为这个第二十六句经文,“或拜佛念经”,我们讲了四集,因为这个“拜佛念经”很重要。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我们就来聆听老法师开示,怎么拜佛。这拜佛很重要,也是我们佛门的功课,忏悔的功课。因为刚才我们讲到这个故事,这个后周张元,张孝始,他就是点的七灯,七天七夜,然后请七位僧人诵《药师经》,为他祖父祈福,而且他拜佛忏悔,最后他祖父恢复光明。所以我们就来聆听如何拜佛。

第一点,老法师说,他在刚学佛的时候,那时候老法师还没有出家,他是以居士的身份跟忏云老法师在埔里住茅棚,那个时候埔里是个乡下,水电都没有,所以晚上没有电灯。忏云老法师就买了汽车上用的电瓶,再用个小灯泡,手电筒的小灯泡,每一个房间都用一个小灯泡,佛前面是点蜡烛。那么在山上晚上八点钟就睡觉了,三点起床,三点半做早课。早课是各人做各人的早课,在山上做早课,那个时候就是拜佛,早晨起来拜三百拜,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功课去做。

忏云老法师因为年岁大,其实也不是年岁大,他当时才四十多岁而已,他拜佛动作慢,老和尚他们拜三百拜,忏云老法师大概拜了一百多拜。那么住在山上的有达宗法师,他身体体格好,他拜的速度快,也最快,一天可以拜一千二百拜,老和尚在山上一天是拜八百拜。你看老和尚为什么现在身体这么健康?他那个时候,早期,年轻的时候,除了逃难走了很多地方,可以讲说吃尽苦头,随着国民政府的军队撤退到台湾来,老和尚走了很多省分,其实也练了很好的腿力,这个地方,他到忏公那边一天是拜八百拜。他说,这是定课。拜完以后,大家就打一个三皈依,这是早课。

第二点,他们每天规定两个小时读经。读经,各人读各人的经,你喜欢读什么经,你喜欢研究什么经,你就自己去做,做这个功课,生活很有规律。茅棚虽然小,住了五个人,可是大家都很精进,时间不空过,也不放逸,那道业就容易成就。老和尚说,当时他们的饮食起居,其实越简单越好,但是忏云老法师重视营养。

那时候山上老和尚在做义工,照顾三位法师、一位老人,那个老人就是朱镜宙老居士,那时候朱镜宙老居士已经七十多岁了,老和尚在山上就照顾这四个人,三位法师,一位朱镜宙老居士。他在山上住了半年,半年之中他拜过的佛大概十万拜,一天八百拜嘛,一个月就二万四千拜,那住了半年当然是超过十万拜,老和尚说,确实把心定下来。所以这个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他到台中莲社以后学教,每天拜三百拜。他说,拜佛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运动,对身体健康有帮助。想要成就,就要对自己苛刻一点,要严厉一点,对别人就要宽厚。

第三,要知道,我们凡夫都是贪图安乐,求身体健康。他说,如果你贪图安乐,求身体健康就难了。老和尚说,为什么释迦牟尼佛用轮来做表法呢?法轮法轮,他说,轮的心是清净的。轮是圆的,大家都学过几何,圆,心有没有?心有,心在哪里?没有形象。所以心要虚,虚就灵,心里头不能有东西。身要动,要懂得运动。世间人强身之道,做种种运动。佛教我们身心同时修学,用拜佛、用礼拜。每天拜三百拜,这是最少的,老和尚说,他知道有些人一天拜三千拜的,他说,拜佛真能开悟。

第四,在《影尘回忆录》里面,那位晒蜡烛的法师,他是拜佛开悟的。他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后来能够作诗作偈,能讲经说法,在阿育王寺拜佛拜三年开悟的。心诚,通了。我们不能够开悟是不通,他用拜佛打通了。

老和尚以前在洛杉矶碰到一位居士,六十多岁,身体不好,老和尚劝他拜佛,因为他六十几岁了,老和尚说,你一天拜一百拜,早上拜五十拜,晚上拜五十拜,不要间断。结果他拜了一年,身体好了,原来是身体骨节僵硬,他最后居然能双盘,才知道这个拜佛方法好。这个方法里面有运动,可以强身,可以修定修慧。拜佛的人心是清净的,身是动的,就是跟那个轮相一样,轮相心有没有?有,但是看不到,但是用得到,轮是有,圆周在动,心不动,所以比其他的运动好。其他的运动你心也在动,拜佛这种运动心不动,就是定慧等持。

所以各位,拜佛的时候心不能动。我习惯拜佛的时候,我心念佛,我心中念佛,就是拜下去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起来的时候,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样比较不会打妄想。

第五,不要怕流汗,流汗好,可以排毒,把脏东西怕排出去,你就不会生病了。许多的疾病都是毒素排不出去,特别是关节炎、风湿病,还有尿毒,为什么会有尿毒?因为尿毒排不出去,积在关节里面发炎。所以凡是得这种病,几乎是很少出汗,很少出汗。尤其是我们住在冷气间里面,住久了,弱不禁风。所以病的根源我们要晓得,要怎么把它拔除。不要怕出汗,每天多洗几次衣服就可以了。我们身心健康,有好的形象给社会大众看,接引社会大众不要错过学佛的机会,这样就好。

第六,一心专念作愿生彼,比什么都可贵,这就是真实智慧。如果我们有个环境,一天能够让我们拜三千拜,这是多大的福报,到哪里去找?三千拜是年轻人,三四十岁可以,有体力。五六十岁以上,三千拜就有困难了,一千拜可以。如果体力好的话,一千拜。如果体力不好,一千拜不能拜,至少三百拜,每天拜佛三百拜,越多越好。

如果你身体有病痛,就用拜佛、念佛的方法,不要去想身体,你所有的病痛都会好,用不着医疗。为什么?你在真修,你拜佛的时候在修身,身是在运动,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心是清净的,什么都不要去想,一切都放下。人在这个环境里面,再严重的病都会恢复正常,山西小院就是一个例子。

第七,世界上很多人得了重病,医生没办法治疗,宣布你存活的时间只有两、三个月,人到绝望的时候,绝望的时候就一心求佛,没有二念。一心求佛,这是科学家讲的念力的秘密,刚才我们有解释过念力的秘密,念力的集中,念力能集中,那个能量是不可思议的,它就可以把你的病治好。让你全身带有病毒的细胞全部恢复正常,病没有了,再去检查,没有病。怎么治的?念力治的。这个东西全靠信心,信心不到位,起不了作用,你要真相信、真干。老和尚说,他这一生讲经,讲经一定要读经,所以老和尚说,他拜佛时间就少了一些。

第八,如果昏沉,最好起来拜佛,拜佛对治昏沉有效。拜佛跟经行、绕佛都是对治昏沉的方法。拜佛特别着重在忏悔,知道自己业障习气重。所以在念佛堂里,初学的人多拜佛决定有好处。

那么最后,我们就来引用忏云老法师讲拜佛的好处。忏云老法师他说,拜佛有十个好处:

第一、得妙色音。你多拜佛,罪业跟业障就会消灭,而且相貌会转好,声音跟身体会庄严起来。这第一个,得妙色音。

第二个、出言人信。拜佛如果能专心诚恳,培植德威,说话会得到别人自然的信服跟尊敬。

第三、处众无畏。拜佛精进,身体不疲倦,心不散乱,何处何地无有畏惧,仪态安详。

四、众人亲近。拜佛用功,无论到何处,都有许多人过来亲近恭敬。

五、天人护持。拜佛之人,天龙八部常在左右拥护,不让邪魔外道及一切不好的事接近,而且事事如意。

第六、诸佛护念。拜佛诚心,诸佛菩萨护念,加持这个人智慧如海。

第七、具足威势。礼佛之诚,礼佛至诚,具大威德庄严。

第八、具大福德。拜佛的人,福德因缘自然而来,不求而得,诸事如意吉祥。

第九、临终往生。拜佛的人不单今生安乐受用,临终时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第十、速证涅槃。拜佛的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速证无生法忍。

我们知道道证法师,就是忏云老法师的这个弟子,道证法师有写一本《拜佛与医学》,拜佛事实上是可以治病的。那道证法师就是在做早课的时候,她跟她同参说,她说,我不能再陪你拜了,她就拜到“阿弥陀”的时候,就在大殿里面她就往生圆寂了。所以就是速证涅槃,拜佛的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速证无生法忍。

所以老法师说,你在念佛堂里面,如果不少于三百拜,他说,这是一个标准,每天拜三百拜。大家可以自由去拜,拜佛,不用集体,谁想去拜就去拜。那拜佛的速度,老和尚说,你想拜快的,你就快拜,你想拜慢的,你想慢慢拜,你就慢慢地拜,它不用集体拜。所以老和尚说,拜佛最好是怎么样?不用集体拜,可以自由地去拜佛。以前老法师他们在,忏云老法师他们就是这样,自己各人拜各人的。

他说,念佛堂里面领众的法师只要领众绕佛就可以了,只有止静跟拜佛是你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说,绕佛的时候,由领众的师兄或是领众的法师带领大众绕佛,那拜佛跟止静就是个别的事情,你自己的事情。你觉得绕佛绕得时间太久,累了,你想休息一下,可以,两边有蒲团给你去打坐。你想去拜佛,你面对佛像去拜佛。这样整个道场就可以保持庄严肃穆,那么念佛的人一点压力都没有。

以上就是老法师开示怎么样拜佛,还有忏云老法师开示的拜佛的利益,我们提供给大家参考。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感恩各位同修大德,若有讲得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南无阿弥陀佛

GMT+8, 2024-5-18 15: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