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8|回复: 0

黄柏霖老师主讲《安士全书》(第61集)

[复制链接]

2744

主题

2743

帖子

200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020869
发表于 2021-10-31 13: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柏霖老师 讲于2019年07月18日

台孝廉讲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第二十八,“广行三教”。

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第一百五十二页,“毁教现果”,按语,我们看这一段按语的经文:

“太武灭法之后。有沙门昙始者。振锡诣阙。帝遣斩之。无伤。帝怒。抽佩刀自斩之。亦不伤。投之虎槛。虎皆怖伏。乃复以天师寇谦之。至其所。虎遂咆哮欲噬。帝始惊悟。延之殿上。再拜悔罪。许以复教。(见北山录)。嗟乎。三教圣人。无非欲化人为善耳。岂愿各立门庭。絜长较短哉。秦始皇。惑李斯之计。焚书坑儒。卒之身死沙邱。李斯赤族。汉之桓灵。唐之昭宣。惑于宦官嬖幸。尽诛天下名士。而助者杀身。主者亡国。(俱见资治通鉴)。魏太武。惑于崔浩。毁寺焚经。不四三年。崔浩赤族。魏太武父子。皆不得死。(出魏书)。周武帝。惑于卫元嵩。而灭法。不四五年。元嵩贬死。武帝忽遇恶疾。遍体糜烂。年三十六而崩。末路丑恶。所不忍言。(出周书)。唐武宗。信赵归真。李德裕。毁天下佛寺。不一年。归真被诛。德裕窜死。武宗三十二而夭。身无继嗣。(出唐书)。五季之君。莫贤于周世宗。然不知佛法。遂至毁像铸钱。故不六年。而社稷殒灭。(出通鉴)。究竟秦废儒后。未及三十年而儒教复兴。汉唐禁锢后。未及数年而士林渐盛。魏废教后。七年而即复。周废教后。六年而即复。唐废教后。不一年而即复。岂非仰口唾天。反污其面乎。李斯。崔浩。最为灭儒灭释之首。故其受现报尤为惨酷。宋徽宗。虽改天下寺院为道观。然未至灭法。故身虽被辱。而国祚复延。此皆前事之彰灼可考者。伏愿普天之下。皆仰体广行三教之意。儒者为儒。释者为释。道者为道。戮力同心。共襄治化。彼此无相诋毁。是则天下生灵之厚幸已。”

好,这一段按语还是继续探讨前面的“毁教现果”,他们的因果报应,他们的现报故事。那么也是周安士菩萨慈悲,要开示众生毁教灭佛果报之惨烈。所以我们要来名相注释之前,我们先再复习一下上一回我们讲过的三武一周灭佛。三武就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都有个武字,还有唐武宗,后周世宗,叫三武一周,那个周就是后周世宗。所以这个身为佛教徒,都要谨记这个三武一周的灭佛事件,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还有后周世宗。

北魏太武帝是北朝时代,北朝时代的第一个鲜卑人政权。他本来是信佛,后来受到道士寇谦之的影响,转奉道教。后来因为他在长安看到很多佛寺的僧侣破戒、酿酒、私藏兵器、淫乱妇女,他的部属司徒崔浩要求灭佛。所以崔浩的果报也非常惨烈。那么北魏太武帝灭佛时间总共是六年,他从太平真君七年到他驾崩为止。他这个灭佛等于会减损他的福报,会被夺纪夺算,所以他的福报跟寿命都被减掉了,所以总共灭佛时间六年他就驾崩了。那历史上称北魏太武帝的灭佛,叫“太武灭佛”。当时他处决了很多僧侣,他叫他的太子拓跋晃烧毁佛经,处决僧侣。但是因为太子本身学佛,所以他就延缓执行,让很多僧侣可以逃走,所以僧侣被杀的不多,但是佛寺殿宇很多被毁坏。后来宦官宗爱谋杀太武帝,文成帝即位,恢复佛法,佛教又恢复了。这是第一个北魏太武帝灭佛的经过。

再来是北周武帝,他也是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北周武帝灭佛,从建德三年开始,到他驾崩,史称“建德毁佛”。

那再来第三位是唐武宗,唐武宗是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在位才六年,而且寿命非常短,享年才三十一岁,就死掉了,可见他业障重,没有福报,所以邪知邪见,造成这个灭佛事件。唐武宗灭佛是从会昌二年开始,到他驾崩,灭佛时间共五年,历史上称为“会昌毁佛”。会昌毁佛事件,当时唐武宗是下令毁坏佛寺,勒令僧尼还俗,而且没收佛寺的土地财产,破坏佛寺、佛像。后来唐武宗去世以后,唐宣宗即位,灭佛就结束了。

第四个是后周世宗,后周世宗是我们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最后一个朝代。我们上次有讲过南北朝还有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以后,宋朝还没有建立以前,那个混乱的乱世,叫做五代十国。那么前面两个,北魏太武帝还有北周武帝,都是属于南北朝的北朝,唐武宗是属于唐朝,这个后周世宗是在五代十国。后周世宗灭佛是从显德二年开始,至到其驾崩,灭佛时间共五年,史称“显德毁佛”。

以上这三武一周灭佛我们再简单列述一下,因为这样才有帮助于后面我们要解释的这段按语里面的名相注释。

好,我们现在开始这一段的名相注释:

“沙门”,“沙门”华译勤息,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本来在印度,包括在家出家都叫沙门,是修道者都叫沙门,但是到中国来以后,沙门就变成我们佛门僧众的专用名词。

再来,“振锡”。这个“沙门昙始”,当时有一位德行很高、有神通道力的一位出家人,叫昙始法师,他略显神通来教训北魏太武帝,后来北魏太武帝也忏悔,允诺恢复佛教。“振锡”,“振锡”就是僧人持锡出行。它这个锡杖的头有这个环状的装饰,让锡杖一提起来时候,振动时候有声音。就比丘的十八物之一,锡杖是其中一个。那锡杖本身又叫做声杖,因为它是要振动声音,要去托钵的时候,要让斋主知道外面有出家人在托钵,所以它叫声杖。那也叫禅杖、鸣杖、智杖、德杖、金锡杖。锡杖它是由锡跟木柄还有錞三部分组成。那么杖头有大环,有悬数个小环,摇动的时候会发出声音,所以锡杖又称“有声杖”。

关于锡杖的由来,在《毗奈耶杂事》中记载,比丘托钵,不惊吓到施主家所为。因为当时是佛陀制定的,因为刚开始没有锡杖的时候,比丘去托钵会敲门,有时候到比较昏暗的时候,那敲门的时候,有时候施主门打开,他会受到惊吓,所以佛陀后来就制定锡杖,让他们振锡来告知施主。所以在《毗奈耶杂事》中记载,佛陀说:“比丘乞食入人家,作声警觉,拳打门扇,家人怪问。佛言:‘应作锡杖。’佛言:‘杖头安环,圆如盏口,安小环子。’”佛陀意思是说,比丘到大众家去托钵,要有声音来警觉施主,如果你拳打门扇,就拳打他们的门,这个施主本身会责怪,所以佛陀说,应该要作锡杖。那这个杖头要安环,“圆如盏口,安小环子”。

佛陀又说了,“佛言:‘不应多时摇动,可二三度摇,无人问时,即须行去。’”佛陀说,你不能一直摇,施主没有出来,或者家里根本没有人,你就不能一直在那边摇,就顶多摇二三下,都没有人出来应,开门,你就要离开了,“无人问时,即须行去”,就是必须要离开了。佛陀当时也有规定,除了这个生病的病僧不用出去托钵以外,你最多只能托七家,而且不嫌贫富,不管是有钱人、穷人,你都要平等对待,那你托钵到七家都没有人给你施食,那你就要回去了,表示你福报不够。

所以佛陀制作这个锡杖,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说,因为印度树林多,而且常常下雨,所以比丘大部分都是在幽寒的园林中,常常会被各种爬行的毒蛇咬伤,所以佛陀说,可以制作这个锡杖,发出声音,驱逐这个毒虫,把这种杖子叫做“杖法”。

那佛经又记载说,佛陀对众比丘说,你们应该受持锡杖。因为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他都执持锡杖。因为它能够彰显圣智,所以又叫“智杖”;又因为它是能行功德本,所以又称为“德杖”。它是“圣人之表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正幢”。

另外在佛经中对锡杖多种象征意义作了表述。迦叶问佛陀,为什么叫锡杖?佛陀说,“锡者,轻也,依倚是杖,除烦恼,出三界故”。佛陀说,锡者,比较轻,不像铁那么重,那轻是什么意思呢?就叫烦恼减轻,依靠出家的这个功德来断除烦恼,然后出离三界。这里有讲,“锡,明也,得智明故。锡,醒也,醒悟苦空、三界结使故。锡,疏也,谓持者与五欲疏断故。”他说这个锡杖又称为明,就是有智慧,可以得到一切种智,可以开显智慧,叫“得智明故”。第二个,锡又可以叫做醒过来,警醒这个意思,就是要让你醒悟这个三界苦、空、无常、无我,这个三界都是因为烦恼,妄想、分别、执著造成的,所以“三界结使故”。再来,锡又叫疏离、疏远,就是持者,就是持锡杖者,要跟五欲,财色名食睡,要远离、要疏离、要疏断故。这个也是锡杖的另外一种解释。

所以一般出家人云游时,都会随身执持锡杖。另外,高僧挂单某处,也可以称为住锡或是卓锡。譬如说老法师回到极乐寺,那你就要说,老法师住锡极乐寺,或者是卓锡极乐寺。这个一般都是对高僧他挂单某处的一种称呼,一种尊称,就立锡杖在于某处的意思。我们孝廉讲堂,净空老法师也赐了一支锡杖,就立在我们这个屏幕的后面,这是老法师亲自慈示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赐我们一支锡杖。这个是在好几年前,承蒙老法师慈悲,还有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特别空运寄到台湾来,我们一直供养在我们的这个讲经堂。那么到后来,法师也常披袈裟、手持锡杖来表示身份,彰显威仪。像老法师也披袈裟、也持锡杖,有照过这个影像,我们也有供养这一尊的老法师的这个法像。

这是以上跟各位解释“振锡”,锡杖的由来。

再来,“诣阙”就是赴朝堂,就到朝廷见皇帝,或是赴京都、京城去见皇帝,这叫“诣阙”。

“天师”,“天师”是古代有道术者的尊称。

“寇谦之”是人名,北魏人,学仙道,在松阳山隐居,隐于松阳。北魏太武帝下诏召见寇谦之,请他建天师道场,寇谦之就建议皇帝定道教为国教,并对佛教采取弹压政策。寇谦之以老子为教主,张道陵为大宗,道教之名由此开始。这个张道陵就是道家所称的张天师,张天师他的名字。

“咆哮”,“咆哮”是野兽、牲畜的怒吼声。有时候人发脾气的时候,大闹公堂,这也可以称为“咆哮”。

“延”是邀请。

“絜”,“絜长较短”,这个“絜”就是用绳子测量宽度,有审度、比较之意。

再来,“李斯”,“李斯”这个人一定要介绍,秦朝最坏的一位大臣,李斯跟赵高这两个奸臣。李斯是楚国人,他是学荀子学说,他学荀子的帝王之术,后来受到秦始皇的重用,进入秦朝作宰相。他主张废除封建,定郡县,行禁书令,统一文字,所以中国文字的统一是从秦始皇开始,变籀文为小篆。并且跟赵高还有胡毋敬等,整理当时通行的秦文,写成《仓颉篇》七章。后来他被赵高所害,腰斩于咸阳市。

“焚书坑儒”,这个“坑”跟土坑的坑一样的意思。“焚书坑儒”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件灭儒事件。当时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二一三年),博士淳于越根据古制,建议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反对儒生以古非今,就是用古代的一些道理、古代的一些历史故事,或说以古代的朝代的一些作为,来批评今天的时政,就今天的朝政,有点像我们现在讲的政治名嘴批判朝政,一样道理,就这些读书人都是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譬如说,私学什么意思呢?就是自己办学校啦,或者是像现在讲办报纸、电台攻击朝政、攻击国家,这叫以私学诽谤朝政。

所以李斯就建议皇帝,建议秦始皇说,除了《秦记》,就是除了记载秦朝历史的这个《秦记》,还有医药、占卜,占卜就是算命的;医药就是中医、医学之类的;还有种树,种树就是农耕、农作的这些书籍以外,除了这四种以外的书籍,其他统统民间所私藏的《诗》《书》以及诸子百家书,一律焚毁。如果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族诛,就是说,他的家族统统要被杀死、要被消灭、要被诛杀,这个叫以古非今者族诛。学习法令者以吏为师,你要学法令的话,你跟官员学、官吏学。

秦始皇采纳这个建议,第二年,方士还有儒生求仙药不得,卢生等又逃亡,秦始皇大怒,在咸阳坑杀了诸生四百六十余人,这一个事件历史上称为“焚书坑儒”,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面有记载。这个是“焚书坑儒”事件。

再来,“赤族”,就诛灭全族。

“桓灵”,“桓灵”就是东汉桓帝和汉灵帝。

我们先介绍汉桓帝。桓帝,他是刘志,东汉章帝的曾孙,他是继汉质帝即位。他任用宦官单超等人,朝政颓废。忠臣李膺、陈蕃等人上书恳谏,却遭禁锢,史称“党锢之祸”。他在位二十七年。因为桓帝的这种倒行逆施,造成灵帝后面的黄巾之乱。

接下来我们看灵帝。灵帝,是刘宏,是汉章帝的玄孙,他继承汉桓帝即位。在位时宠信宦官,戮杀忠臣,朝政日益凋敝,引起黄巾贼造反。这两位昏庸的皇帝造成汉朝的灭亡,东汉走向衰败、衰乱的局面。在位二十二年驾崩。

再来,唐昭宣,唐昭宣就是唐哀帝,他名李柷,是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在位三年,被梁王朱全忠所废。第二年被朱全忠鸩杀,就是酒里面放毒药,毒死他,叫鸩杀,后世称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再来,“惑于宦官嬖幸”,“嬖幸”就是得宠的意思、宠爱的意思。“惑于宦官”就是指汉朝桓帝跟灵帝被宦官所迷惑。那么“嬖幸”是指唐哀帝,就是唐昭宣,被他宠爱的幸臣迷惑。

然后就接下面这一句,“尽诛天下名士”,“尽诛天下名士”就是指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与唐朝这个“白马之变”。

我们再来说明一下“尽诛天下名士”这个典故的由来。当时“党锢之祸”,东汉桓帝跟灵帝,士大夫跟贵族对于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于是跟宦官发生党争事件。事件因为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这些贵族跟士大夫终身,禁锢他终身而得名,这叫“党锢之祸”。那么桓帝跟灵帝,前后共发生两次。党锢之祸,宦官诛杀天下士大夫一党,几乎就杀尽了,那么这个事件,这个事件祸伤了汉朝的根本,引起了黄巾之乱,以及汉朝灭亡埋下伏笔。

再来,唐哀帝(就是唐昭宣帝)的白马之变,是唐朝末期朱全忠杀害清流朝官的事件,叫“白马之变”。这是朱全忠他的亲信李振和朝廷的宰相柳璨鼓励下,将裴枢、独孤损、崔远等朝廷衣冠之流三十多人,集中到黄河旁边的白马驿,以前古代那个马站,就像现在车站一样,叫白马驿,全部杀死,然后把尸体投到黄河,两年后唐朝就灭亡。这是“白马之变”。

以上这两个,“党锢之祸”跟“白马之变”,都造成天下的名士被杀,也造成了汉朝的灭亡,东汉的灭亡,以及唐朝的灭亡。

再来,“助者杀身”,“助者”是指“党锢之祸”的宦官以及“白马之变”的柳璨等人,他们后来都被杀。东汉党锢之祸,引起黄巾之乱,外戚跟宦官争权日益激烈。何进谋杀宦官,后来事情消息外泄,何进遭到埋伏被杀。何进的部属袁绍、袁术等听到何进被杀,入宫杀尽宦官。后来东汉就灭亡。那么唐末的白马之变后不久,柳璨也被朱全忠所杀。

“主者亡国”,“主者”是指东汉桓帝、灵帝以及唐朝的唐哀帝(昭宣帝)。“亡国”是指东汉与唐朝的灭亡。

我们再看下面,“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书名,是宋朝司马光主编,刘攽、刘恕、范祖禹等编辑,总共二百九十四卷,目录与考异各三十卷,有胡三省注。为编年史,上起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五代(就是唐朝衰败后,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总共《资治通鉴》是记载了战国到五代十国之间的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的记录。

《资治通鉴》主要是什么呢?想要让宋朝皇帝赵匡胤以及他们的皇帝可以治理国事的借鉴,所以叫《资治通鉴》。那么书中网罗得非常丰富,举凡国家兴衰的历史,兴衰之迹,生民休戚之事,休戚就是说百姓的民生祸福相关。并寓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之意,同时也把历代里面的德政,值得可以借鉴的,也把它记录进去;有些朝代的灭亡以及它的恶政暴政,也把它记录下来,可以作为警戒。所以它文繁义博,体大思精,总共用了十九年这本《资治通鉴》才完成。《资治通鉴》是非常好的历史史书。

再来,“魏太武帝”,“魏太武”就是北魏太武帝,刚才有介绍过,鲜卑族,北魏第三任皇帝。

“四三年”,“四三年”就是前后共七年。北魏太武帝灭法,从太平真君五年开始,到其驾崩,至其驾崩,历时七年多。

“不得死”,“不得死”就是不得善终。

“周武帝”,北周武帝宇文邕。

“卫元嵩”,“卫元嵩”是四川人,后梁的僧人,他本来是一个出家人,后来还俗。他上书北周武帝,批评当时的佛教僧徒,批评佛道都是在讲空言,又跟道士张宾合伙煽动反佛,这个佛道是指佛家,佛家所说的统统是空言,后来他跟道士张宾合伙煽动反佛,导致后来北周武帝灭佛,就是卫元嵩的影响。你看他本身是出家人,还俗了。

再来,“赵归真”,“赵归真”是晚唐的道士。唐武宗会昌五年,与刘玄靖合议排佛,就是“会昌法难”。后来次年四月,唐宣宗即位,因为他惑上毁佛,所以以杖杀之,后来被杖打死。

“李德裕”,“李德裕”是唐武宗特别宠爱,给他很大的权利,委以枢衡。会昌五年,他协助唐武宗灭法,一次就拆毁了伽蓝,就是佛寺,四千六百所,就把四千六百所的佛寺全部毁掉,逼退还俗的僧人、僧尼有二十六万人。你看这李德裕啊,都要下地狱的,这唐武宗的果报也都很惨烈。所以唐宣宗即位以后,就把李德裕罢相。后来又出任这个荆南节度使,后来又贬到潮州司马。再贬到崖州司户参军,次年就死掉了,年六十三岁。

再来,“五季”,“五季”是指什么?就是五代,五代十国的五代。五代就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后周世宗,“周世宗”,五代后周太祖郭威养子柴荣,他文治武功都足以称述。但是他在显德二年,废天下佛寺,而且他还把佛寺里面的铜材取走以后,铸行“周元通宝”,就去拿去当这个钱币用,做钱币。

“禁锢”,古时候阻绝人仕宦之途,阻绝人去当官的这个方法叫“禁锢”。这个是指诛杀天下名士的事件。

“士林”,“士林”就是指学界。

“国祚”,“国祚”就是国运、国家的福运。

“彰灼可考”,“彰灼”就是昭著、显著、显明。“考”就是考据、考证。意思是说,非常显著地记载于历史,可供查证。

“戮力同心”就是齐心合力、团结一致。

“襄”,“共襄治化”,“襄”是帮助、辅佐。

好,我们看这一段的按语的白话解:

北魏太武帝灭法以后,有位僧人叫昙始,手持锡杖走上皇殿。太武帝命人杀他,不能伤害。太武帝大怒,抽出佩刀,亲自来砍,也不能伤害。把他投进虎牢,虎都恐惧畏缩。再派天师寇谦之去虎牢,虎就咆哮如雷,想要吃他。太武帝这个时候才有醒悟,恭请僧人来殿,再三礼拜,忏悔罪障,答应恢复圣教。唉,三教圣人无非是想要引人为善,哪里愿意后人各立门户,比长论短呢?秦始皇中了李斯的奸计,焚书坑儒,最后身死野外,而李斯的全家族被杀。汉朝的桓帝、灵帝,唐朝的昭宣帝,被宦官宠臣所迷惑,宠信他们,杀尽天下名士,最后这些辅佐大臣被杀身,皇帝就亡了国了。

北魏太武帝被崔浩所迷惑,破坏佛寺,焚烧经典,没有三四年,崔浩全家族就被杀,魏太武帝父子也都不得好死。北周武帝被卫元嵩所迷惑,但灭法不到四五年,卫元嵩就被贬官而死,北周武帝忽然得了恶病,全身糜烂,三十六岁就死了,后世堕落恶道,所受的痛苦就说不尽了。唐武宗宠信赵归真、李德裕,毁坏全国的佛寺,不到一年,赵归真就被杀了,李德裕就流放而死了,唐武宗三十二岁就夭折了,后世就没有太子了。在五代的许多君主当中,才能没有人能够超过后周世宗的,但后周世宗不知道佛法,就导致了毁坏佛像,用铜制的佛像来铸造钱币,所以不到一年就丧失了江山。

再来看一看,秦朝焚书坑儒以后,不到三十年,儒教就复兴了;汉唐中间废教,没有几年,圣教又兴旺起来了;北魏废教后七年就恢复了;北周废教后六年就恢复了;唐武宗废教后不到一年就恢复了。那些废教的人,不正是仰天吐痰,反而玷污了自己的脸吗?李斯、崔浩是灭儒灭佛的首犯,所以他们现世受报应也最惨酷。宋徽宗虽然改天下寺院为道观,总算还不是完全灭法,所以他虽然被抓去软禁,但帝位名义上还得以延续。这些史迹清清楚楚,有案可查。但愿普天之下的人都广泛地尽力奉行三教的精神,儒者认真履行儒教,释者认真履行释教,道者认真履行道教,同心协力,一起引人向善,不要互相诋毁,才真是天下人民的幸福啊。

好,这一段主要是讲三武一周灭佛果报的惨烈。这里面有提到沙门昙始,就昙始法师显神通来震慑北魏太武帝,那么这个地方我们就要来探讨,探讨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佛陀禁止弟子任意显神通惑众。第二个问题,探讨二,神通敌不过业力。第三个问题,关于神通的问题,学佛可不可以使用神通,该不该排斥神通。以上这三个问题都很重要。

我借这个机会,因为我们学佛开悟以后,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老和尚说的,往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他是到极乐世界就马上证得阿鞞跋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就是不退转菩萨。他这个不是自己证得的,到极乐世界四土里面,只有实报庄严土跟常寂光净土才是证得的,这证得阿惟越致菩萨,就不退转菩萨,就是念不退的意思,但是凡圣同居土跟方便有余土他是阿弥陀佛的威德加持,他不是证得的。但是凡圣同居土他是一般凡夫带业往生的,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他只是伏惑而已。

那方便有余土是谁呢?就是二乘人回小向大,譬如说初果圣人到四果阿罗汉、到辟支佛,都是属于方便有余土,这是小乘回小向大;还有大乘的圆教初信位到十信位的菩萨,因为圆教初住位才是破根本无明,那是法身大士,他是生实报庄严土。那方便有余土呢,老法师在《净土大经解演义》里面开示,他说,初果圣人他破见惑,四果阿罗汉他就破见思惑了,思惑就是贪瞋痴慢疑,因为初果圣人就入圣流了,老和尚说,他们就恢复天眼通跟天耳通了,天眼跟天耳,二通。法身大士破根本无明,六通就现前了,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所以神通,你开智慧,神通就会现前。除非你是圣人,你要度众,否则佛陀是禁止弟子用神通惑众。这是我们第一个要探讨的问题,佛陀禁止弟子显神通惑众。

我们来介绍佛陀的弟子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就是我们在斋僧大会都会先供养圣僧,然后再去供养住持和尚,那再供养一般的出家众,你供养那个供养金,你要先放在圣僧那个位置,那个圣僧就是宾头卢尊者,他全名叫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在《请宾头卢经》里面记载,“宾头卢”是名,“颇罗堕”是姓,他是释迦如来一位大弟子,已经成就阿罗汉道了,他是阿罗汉喔。

那因为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叫树提伽长者,他做了三个栴檀钵,就栴檀去做的钵,放在一个用丝去编织的袋子里面,连袋子带着钵,挂在一枝象牙梁柱上,离地大概有几丈高。树提伽长者就向大众说,如果有僧人或是婆罗门,不用梯子,能把它拿下来,我就把栴檀香钵送给你们,送给他。当时许多佛教徒以及外道都知道说,他只不过想要看看谁有神通,因此都不理他,掉头就走。只有宾头卢尊者走过去,目犍连跟他劝说,目犍连尊者说,因为目犍连尊者有神通嘛,可是目犍连尊者并没有去拿,目犍连尊者就告诉他说,诶,诶,宾头卢尊者,不可以,不可以,恐怕佛陀会处罚你。可是宾头卢尊者不听,入了禅定,他入禅定,在入定以后就有神通,就在座上伸手去把钵拿下来。

佛陀知道这个事情以后,就对宾头卢尊者说,你是一个比丘,不该为一个外道的钵盂,就在没有受戒的这些群众面前随便表演神通。从今以后,我不许你住在阎浮提,就把他赶出门了,以免人家说我们佛门妖言惑众,你快去吧。当时宾头卢尊者被佛陀处罚,到哪里去呢?离开阎浮提到哪里去?往西瞿耶尼国,教化众生,宣扬佛法。

自从宾头卢尊者离开以后,大家都很怀念他,想要见他,特别向佛陀讨个人情,佛陀啊,你把宾头卢尊者请回来好不好?因为大家喜欢看神通,不喜欢听经闻法,神通比较快,对不对?有时候生病、不如意、事业失败,你最好赶快显神通,让我赶快赚到钱。众生都是这样,他不去求智慧、他不去消除业障、不去拜佛忏悔、不去改过向善,不去学袁了凡先生,了解〈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他不从事相改,事相上改,理上改,再从心上改,他不学这个,不去积功累德、不去忏悔业障、不去明白因果,他就想要马上怎么样?消除恶报,得到福报,那就希望神通,这是众生的毛病。所以佛陀为什么禁止弟子用神通惑众?道理在这个地方。因为你如果迷惑于神通,你就不能够从根本修。根本修是什么?心地法门。因为我们的佛性本自具足、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无动摇,而且能生万法,你等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你六通就现前了,你大彻大悟以后,你无明断尽了,你就心想事成,要什么有什么,万德万能。

所以当时,因为大众都思念宾头卢尊者,就恳求佛陀说,你让宾头卢尊者回来。但是因为他随便表演神通,所以佛陀说,我不准你入涅槃,留在世间,为一切众生造福,给众生做福田。然后宾头卢尊者又发愿说,我已经遵从佛陀的训示,佛陀教我不能入涅槃,我永远留在世间,众生你们如果请我吃饭,我必定去应供。他永做众生的福田。因此他就是世间的一位福田僧。我们如果在斋僧大会称他叫什么?圣僧,因为他已经开悟了,是阿罗汉了。

如果你要请宾头卢尊者来应供,就是在于寂静处,烧香礼拜,向着天竺的摩梨山,诚心说出自己的姓名,然后禀白道曰,禀白说,请求大德宾头卢颇罗堕尊者,昔日曾受佛陀的吩咐,为末世众生,广做福田,现在弟子某甲,敬请尊者受我的请求,到这里来,接受供养。如果你这样禀白过后,宾头卢尊者必定会来受供。或者说你盖好一间新房子,想请他来住,你也可以祷告说,我的房子建好了,床铺也陈设好了,敬请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受弟子某某某的请求,即日到我这里来住宿一宵。这宾头卢尊者也接受你的供养。

所以请宾头卢尊者,不能怀疑,不能胡思乱想,信心要坚定,内心要清净,这样就可以请得他来,可以种下很大的福德因缘。

以上是探讨一,佛陀禁止弟子使用神通惑众。但是佛陀慈悲,又把宾头卢尊者留在人间给大家供养。因为他没有听佛陀的劝告,显神通,所以佛陀等于也是说,算是处罚,因为不准他入涅槃嘛,就留他在人间受供养。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神通敌不过业力。目犍连尊者的神通,在佛的弟子当中没有人能够跟他相比。神通的运用,确实可以接引众生,可是神通敌不过业力,它不能够违背因果法则,不能够胜过业报,这个也是最大的,最高原则,神通不能违背因果法则。因果法则是什么?因果不同时、因果通三世,现报、生报、后报,因小果大、善恶不能相抵、因果不空。神通不能够违背这五大原则,不能违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神通不能超过业报,不能胜过业报,不能够解脱生死烦恼,也是事实。

佛陀的祖国迦毘罗卫国,迦毘罗卫城,遭到拘萨罗卫国的琉璃王太子的侵略,当时佛陀三次在路上要阻止琉璃王的大军,但是琉璃王见到佛陀,每次都班师回朝,最后第四次,他就绕道而行,要灭掉迦毘罗卫城。可是当时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他不能够了解无尽的业报,因为阿罗汉只通五百世,佛陀看到无量世,目犍连尊者看到琉璃王大军包围了迦毘罗卫城的消息以后,他很激动地对佛陀禀报说,佛陀啊,迦毘罗卫城受到琉璃王的侵略,我们为了营救全城的人民,应该出力帮忙啊。佛陀就注视了目犍连一会儿,就用很慈悲和蔼的口吻回答说,目犍连,释迦族中受宿世的罪业之报,这是共业所感,你不能为他们代受。他们不忏悔罪业,一昧地骄横,不改往修来,腐蚀的房屋,终是要倒下来,终要倒下来。腐蚀的房屋就是说,我们身口意罪业深重,最后一定会走上败亡,受到果报的。

那目犍连尊者听到佛陀的话以后,知道这是事实,但是又想到他有神通,他就想要神通去营救城中的人民。琉璃王用大军把迦毘罗卫城层层包围,水泄不通。目犍连尊者用神通腾空飞入城中,在释迦族当中找了五百位优秀的人,升空用钵把他们摄装起来,从空中飞出,这是用神通力把五百人放在那个钵里面,因为那个神通可以把钵变大,人就放在里面,就带走了。他到了平安地带,有人说他是放到天宫了,也有说到平安地带,目犍连打开手中的钵,要放出五百位释迦族,结果一看,目犍连大惊,原来钵中藏的五百人全部化为血水。就逃不过这个业报,还是要死。目犍连尊者这个时候,才完全觉悟到佛陀所说的因果法则不可违背,就算你有神通,也敌不过业力。

业力要怎么消毁?必须要透过忏悔法门,佛陀特别开启忏悔法门,让你改过向善、积功累德。当然你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以后,你像安世高大师这样,你可以还命债,两次还命债。在你还没有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以前,你透过忏悔是可以重报轻受的,是可以消灾延寿的。你从袁了凡先生,他命中本来是活到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他延寿到七十四岁,延寿了二十一年。老法师本来四十五岁,他们家族都是四十五岁就要生命结束了,老和尚延寿到今年九十三岁。这个都是什么?这都是重罪轻报,消灾延寿。这是神通敌不过业力的故事。

第三个神通的问题,学佛可不可以使用神通?该不该排斥神通?因为有一本书,是一位叫做香格琼哇尊者第四世多扎信雄仁波切,他在这本《我不愿堕地狱》,他不愿让众生堕地狱的这一本书里面的著述,他自序里面讲道,他说他自己本身是遵照佛陀的教诫,他也不能打妄语迷惑众生,和他也不能玷污了比丘的身份,但是因为他不愿意这些造口业的众生堕地狱,所以他身为方丈,要为七众弟子负责,他自己讲的话,他说,它是真实不虚。他主要是探讨到底可不可以用神通度众这个问题。

他的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也有一些人深入经藏,潜心修行的高僧大德,也有一些活佛、法师以及居士们,他一提到神通就反对,乃至于否认神通,佛教不准讲神通,讲神通就是外道。那到底可不可以提到神通呢?他说,佛陀禁止阿罗汉显神通,他的看法是说,佛陀开示阿罗汉不能显神通,是因为怕阿罗汉着相修真,待步不前,就不能够继续向上提升。

他说,其实真正明白佛教中的因果真谛,神通不是讲不讲的问题,它是因果存在证量的显现。那么这里面他就提到两个,我再补充一个。他说,有神通,就是不讲它,他也会有。就是有证果的圣人,他有神通,他不讲它也会有。没有神通,即使你讲了半天也是没有。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啊,这位仁波切讲的也是满实在的。

他提出一个问题。他说,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他在度化众生的时候,有时候他会应机降伏外道的时候。像佛陀他在修行的时候,他那个一千二百五十人俱,那个弟子里面有一千个弟子,那个三迦叶兄弟,大迦叶、二迦叶、三迦叶,一共是一千人,他们的徒众一千人,是三迦叶那个,这个跟迦叶尊者那个不一样,是佛陀最早的弟子,有三迦叶的三兄弟,他们的徒众总共加起来一千人。

当时佛陀怎么去度他们呢?他们这三迦叶兄弟是属于拜火教的,在洞中有一条火龙,那个火龙会吃人的,他们就请佛陀进去,然后他们全部跑掉,他们想,第二天,佛陀一定被火龙吃掉了。结果没有想到佛陀显神通,因为那三迦叶兄弟是外道,佛陀为了度化他们,那一条火龙呢,那一条龙,被佛陀降伏到钵里面,变一条小龙,小小的一条龙。三迦叶兄弟第二天一来看,啊,那只大龙怎么变成一个钵里面的小龙?哇,佩服得五体投地,跪下去顶礼,愿意做佛陀的弟子,就那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其中那一千人就是这个三迦叶兄弟。这个地方就是什么?佛陀他降伏外道的公案里面,他是用神通度脱众生,这是开方便。

在《杂阿含经》中,〈四九四经〉中更说:“比丘当知,比丘禅思,神通境界,不可思议,是故比丘当勤禅思,学诸神通。”这是在《杂阿含经》里面的记载。但是我们要了解,这个佛显神通是佛法中的游戏三昧,他是为了利益众生相应因缘而用的,是不能随便乱用的。就像刚才佛陀要度那外道的三迦叶兄弟,他可以显神通度他们、降伏他们。但是佛法中,他就是担心挂虑这个弟子执著神通境界,产生着相偏见,就不能够契会这个般若妙谛,所以佛陀教诫行者不可以执著神通,要回归到正知正见,但是并不是说佛法没有神通,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先弄清楚。

所以修行人里面都会有很多感应,那感应就是神通,会有很多很殊胜的感应,就闻到檀香,有很好的梦境。在《楞严经》五十种阴魔里面,佛陀特别交代,佛陀开示:“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你如果是说,哎呀,佛陀来给我开示,我都得到很殊胜的感应。如果你“不作圣心”,不是说你已经证果了,你已经有这个证量了,那这样是一个好境界,是修行的一种鼓励。如果说你已经证得圣果了,你已经很有功夫了,那这样就会受到邪魔外道的干扰,“即受群邪”。

这一段“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是法身性空境界的对治方法,并不是说没有幻化神通现象。所以在禅宗里面,它讲心外无法,讲求的是明心见性,而且不执著这个神通,但是并没有否定神通。因为神通事实上是什么?神者不可思议,通者通达无障碍,等到你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自然是神通不可思议就现前了,那神就是不可思议,通就是通达无障碍。

这位仁波切解释说,六祖惠能大师以方巾,就四方形的那个衣巾,以方巾向地主陈亚仙化地,方巾所展遍盖四方山头。这个有点像九华山金地藏菩萨,以袈裟,一袈裟遍撒虚空,募得这个闵公尊者,闵阁老,供养整个九华山,供养地藏王菩萨,这也是显神通啊。就是六祖大师以方巾所展,遍盖四方山头,难道禅宗祖师不是在显神通吗?其实他这是度众,他为了度众。达摩祖师,初祖一苇渡江,在江中救那个小孩起来。这我们看电影都有看过,这不是坐船,是他为了救那个小孩的生命,因为那个船,照电影上面演,他不给达摩祖师坐,达摩祖师为了降伏这些众生,也知道这个小孩有灾难,就是以一苇渡江,救了那个小孩,这也是神通的显现。

再来,我们讲过了,广钦老和尚他在承天禅寺的时候,郭惠珍医师去参见他,广钦老和尚就跟郭惠珍医师说,郭医师,郭医师,你的大冤家要现前了。这是不是广钦老和尚慈悲呢?他用神通道力度化了郭惠珍医师。

所以我们再看佛经里面,佛陀他老人家为什么派遣了十大声闻弟子去向维摩诘尊者探病?维摩诘尊者是一个,老和尚说,是维摩诘佛,他是一个证得佛果的一位圣人,但是他假装生病了,佛陀派弟子去探病,十大声闻弟子都不敢去,因为怕被维摩诘尊者呵斥、问难。佛陀让维摩诘尊者展示神通,来教化他的十大声闻弟子。因为证果声闻未能回心,回小向大,就像高原陆地生不出莲华一样,所以维摩诘尊者就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托疾说法,就假装生病来说法,显其胜德,让这些声闻弟子了解法身的不可思议,一体三身佛的不可思议,让他们有好乐心,令乐二乘者鄙小慕大,放弃这个小乘,仰慕大乘,舍劣修胜,证大神通,开大智慧。这是佛陀他老人家让维摩诘尊者以神通力摄化声闻这些尊者,声闻弟子的本意,这不是显神通度众吗?

所以以上我们提到这几个个案,不是叫你一定要显神通,我们得到一个结论,我个人一个体悟,前面我讲佛陀禁止弟子用神通惑众,二我们提到神通敌不过业力,所以这里的结论我们就说,佛门到底可不可以提神通?可不可以用神通?有一个先决条件,要大彻大悟,要明心见性成佛,你为了要度化众生,可以开善巧方便之门,可用神通度化有缘众生。这个虽然是游戏神通,但是条件是你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至少你要破根本无明,成就一体三身佛,清净法身佛、圆满报身佛、百千亿化身佛,你要证得分证佛以上的,你才可以因为要观时节因缘,可以用神通度化有缘众生,我们称它这叫做游戏神通,因为佛法是以般若为导,以净土为归,这个我们一定要牢记佛陀的教诲。

以上是因为大家佛门弟子都会对这个神通好奇,会求神通感应,我特地不厌其烦地在这边,这个地方,把神通特别做一个探讨以及解说,我们就到这边告一个段落。

再来我们看下面,下面的是问答,我们看经文:

“问。僧徒不耕不蚕。安受供养。但能耗费衣食耳。何所利益乎。”

这个问题的白话解是说:

僧人不耕不织,怎么能受供养呢?他们只能耗费衣食罢了,对人还有什么利益呢?

“答。世之不耕而食者多矣。岂独僧人。向使此辈不出家。能保其不衣食乎。能保衣食之必出于耕乎。况在俗之人。一身而外。尚有妻子僮仆。所费更倍于本人。岂若僧徒之一瓢一钵。到处家风乎。夫貂骚狐鼠。贵重之冠也。锦绣龙文。贵重之衣也。山珍海错。贵重之食也。其服用之人。谅皆不耕而食者也。试问此服用者。僧乎俗乎。在俗者。为爱妾之梳妆。不惜珠围翠绕。为梨园之服用。动需玉带金冠。或开赌博之场。而连宵彻夜。或结淫朋之党。而酌酒烹鲜。此种游手游食之辈。不胜车载斗量。奈何不此之务去。而独归咎于僧人乎。岂庸恶陋劣之徒。当任其锦衣玉食。而见性明心之士。反不许其疏水箪瓢乎。多见其党同伐异。方寸不平矣。”

好,我们来看这一段“答”的这个名相注释:

“貂骚狐鼠”,“貂”是一种哺乳动物,像老鼠一样,嘴巴比较尖,身体比较细长,四肢短小,耳朵呈三角形,它的毛皮是轻暖珍贵。“狐”就是狐狸。“鼠”就是老鼠。“貂骚”的意思就是貂皮的骚味。“狐鼠”,就比喻狐狸跟老鼠一般胆怯藏匿之状。那么这个“貂骚狐鼠”是表示贵重的衣冠材料。

“锦绣龙文”,“锦绣”,就织锦刺绣,指精美的丝织品。“龙文”就是龙形的花纹。意思指刺上华丽龙纹的精美丝织品。

“山珍海错”就是山珍海味的意思。

“谅”,就相信、推想。

“珠围翠绕”,形容妇女的雍容华贵的妆扮。

“梨园”,“梨园”就是唐玄宗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叫“梨园”。所以现在讲国剧,这个演国剧、京戏的这些演艺人员,他们的地方叫梨园弟子,是这样来的。那么它的由来是从《新唐书·礼乐志十二》:“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音,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这唐玄宗本身是个音乐家,他很懂音乐,他又喜欢歌曲,所以他就选坐部的坐部伎,他把这个宫廷的音乐分为坐部伎跟立部伎,就坐着跟站着的两种这个,伎就是演艺、歌唱人员,堂上坐的演奏叫坐部伎,他选的坐部伎子弟共三百人,在梨园教他们,声音如果有唱错,皇帝一定发现,而且给他更正,所以这个地方称为“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有数百人,也是梨园弟子,居住在宜春北院。这个是“梨园”的由来。所以“梨园”现在都是指戏班子或者演戏的场所。那戏曲的演员又叫“梨园弟子”。

“玉带”,“玉带”就是古代官员佩戴的这种玉做的这种腰带,这是古代贵官所用,古代的贵妇也有用,这叫“玉带”。

“游手”,闲荡无所事事。

“游食”,就不务农而食,或是游手好闲,不劳而食。

“疏水箪瓢”,这个“疏水箪瓢”什么意思呢?“疏水”就是粗劣的饮食。“箪瓢”就是简陋的食品。这个“疏水箪瓢”,比喻一个人安贫乐道。在《论语·述而》篇里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个大家都研讨过,我们就简单提一下。颜回是德行第一,孔子最称赞的弟子,最好学的也是颜回。颜回他本身是不贰过的,他不会犯第二次错误,但是他早夭。他居在陋巷,他住在一个很残破的这个巷子里面,他的生活是什么?他“一箪食”,“一箪食”什么意思呢?就是用竹筐编的来装饭。“一瓢饮”什么意思?就是用葫芦瓢,瓠瓜把它切开,晒干以后,当舀水的工具,就用清水来当吃饭的这个汤。这表示颜回他本身是一个非常有德行的人。所以“子曰:‘贤哉回也!’”这是孔子赞叹的话,能得到孔子这样赞叹是非常难得的,“贤”就是有才能、有善行,只差圣人一等而已。所以颜回是唯一得到孔子称赞好学的学生,是德行科里面的首位弟子。

那么这一段里面有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就是“贤哉回也!”孔子称赞颜回是一位贤者。第二段,“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表示颜渊贤德之处。第三段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表示什么?这表示颜回的心地功夫,他心不随境转,他能够远离五欲六尘,颜回可以说做到什么呢?他没有这个好恶对待,没有这个能所对待,所以他的心行,心地功夫是非常地好,他异于常人。所以这三点是颜回他值得我们称赞的地方。最后结论是“贤哉回也!”这是一个总结。所以这一段我们就补充到这里。

我们看这段“答”的这一个白话解:

世界上不耕而食的人太多了,难道只有僧人吗?假使这些人不出家,他们就不吃不穿吗?就能保证他们的衣食一定出自他们自己耕织的吗?何况在俗的人,一身之外,还有妻子、儿女、仆人,他所花费的数倍于本人,难道能像僧人那样一瓢一钵吗?四海为家吗?那些头戴貂狐之皮,身穿锦绣龙纹,口吃山珍海味的人,是不是也不劳而获呢?这些人是僧人还是俗人呢?那些俗家人,为了爱妾的打扮,不惜花费大量的珍珠美玉;为了到歌舞游戏场所寻欢作乐,动不动就使用玉带金冠。甚至沉迷于赌博场里,通宵达旦都不休息;或者交结一些狐群狗党,大吃大喝。这种游手好闲之徒,车载斗量也计算不完,也是计数不清,为什么不去减少这些社会的渣滓?为什么不去减少这些社会上的耗损福德的人呢?而光说僧人不劳而获呢?难道这些丑恶卑劣的人就应该锦衣玉食吗?而那些明心见性之士,反而不容许他们粗衣淡饭吗?有这种想法的人,足见他们是党同伐异,气量太小了。

好,我们再看下面的问:

“问。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安得不贫且盗乎。”

好,我们看这一段“问”,问题的名相注释:

“为民者六”,六民就是士农工商四民,加上兵与僧道二民(一说:和尚、道士),这样加起来是六民。兵就是军队、士兵。僧道是僧人。

好,我们看这一段问的白话解:

古时候百姓只有几类,今天的百姓就很多类了。生产粮食的还是农民一家,但吃粮食的人就分为许多家了;生产器具的还是工人一家,但是使用器具的就有多家了。这样下去,怎么不会贫困而沦为偷盗之贼呢?

这个“安得不贫且盗乎”的解释,就是怎么不会贫困而沦为偷盗之贼呢?这边我们补充一下。他这段的意思是说,古代的民众称为四种,现在民众有六种,再加一个兵跟僧人。农家只有一种,但是吃米的有六种人,就是这六种人要吃这个米,士、农、工、商,还有兵,还有僧人,这六种。但现在是不止啦,我们现代的各行各业就太多啦,那现在要讲三百六十行,就有三百六十种人在吃米,可是种田的只有一种人,但是吃饭的有三百六十行的人。它这一段就是,“安得不贫且盗乎”的意思是说,如果你说种田只能吃米,那其他人都不能吃,那种田的不是贫穷了吗?他稻米卖不出去啊,没有人买啊。那没有得吃的就去偷,他会去偷米来吃。这就是说,这是一个共生的社会,就共生共荣的社会。因为它这一段主要是探讨说,“僧徒不耕不蚕,安受供养?但能耗费衣食耳”,就只会浪费衣服跟食物。

那我们再看下面这个答:

“答。食粟者少。则粟不售而伤农。用器者少。则器不售而伤工。是农之所利。正赖食粟者之多。工之所利。正赖用器者之多也。且试问食粟用器之人。徒手需索乎。抑出钱贸易乎。若徒手需索。则食粟用器者。诚患其多矣。若出钱贸易。亦患其多。则富商大贾。日售千金之货者。其父母妻子。从门隙中窥见。皆当啼哭。此乃迂儒不知世务之谈。何足挂齿。”

好,我们看这一段答的白话解:

吃粮的人少,就会卖不出粮食而伤农;使用的人少,就会卖不出用具而伤害劳工。农民想要得到利益,正是依赖吃粮的人多;工人想要得到利益,正是依赖使用器具的人多。试问,吃粮使用的人,是白手来拿吗?还是出钱来买呢?如果是白手、空手来拿,那么吃粮用器的人,确实就怕他们太多了;如果是出钱来买也怕多,一个富商大老板,每天只卖出千金的货物,如果他的父母妻子从门缝中看见,就会伤心痛哭。以上的问题,是不知道世务的迂儒之见,不足挂齿。

好,我们剩下一点时间,我们“广行三教”总共讲了四集,五十五集、五十六集、五十七集、五十八集。那么“广行三教”事实上是很重要的一段经文,所以今天我们到这边告一个段落,我们来总结广行三教,它的重要性是怎么样呢?就是万善同归。我们来听老法师开示,广行三教,万善同归。

第一点,老法师访问澳洲图文巴一个多元文化组织,主席是一个基督教徒。在图文巴,信奉基督教的人占很大的比例,也相当地保守,但是他们意识到多元文化的重要性。所以澳洲政府就采取开放政策,对移民、投资的人来讲,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于是澳洲政府想到,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如何共同生活在一起呢?如何互助合作呢?达到和睦相处呢?共存共荣的目的呢?这个理念非常好,在这个时代,即使保守的宗教徒,也逐渐觉悟到要开拓胸襟容纳别人的意向。于是老法师跟他们拜访以后,交谈,老法师把他们在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以及新加坡的种种想法、做法,介绍给澳洲政府,他们也非常欢喜,接受了老和尚的这个建议。

第二点,老法师说,北京的中央印经院出版的《十善业道经》,前面没有序文,而是以雍正皇帝的一段开示代替序文。这段序文是雍正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写的,内容是多元文化的理念。从雍正皇帝这段话中,意识到一个国家要统治,要有贤明的领袖,以及如何教化众生。那么那时候,中国是儒、释、道三教,而一般人是以儒为正统,雍正皇帝说出他对三教的看法,雍正皇帝说,“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理同出于一原”什么意思?同样都出于这个清净的本性,清净的佛性。“道并行而不悖”,可以各行其道而并不相违背,不但不相违背,而且能够相辅相成。

第三点,雍正皇帝说,一般教徒不能够贯通这个道理,于是每个人都有很深的成见,狭小的心量,以佛法来说叫做“自赞毁他”,违背圣人的本意。仰慕道教的人,认为佛没有玉皇大帝的尊贵;可是向佛的人,又认为玉皇大帝虽然尊贵,但是没有佛的伟大;而儒家的学者,则又说佛、道是异端,不是正法。于是,三教的学者不能贯穿,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就认为自己对,别人都不对,叫各是其是,各非其非。雍正皇帝认为这样都是私心作祟,要争个胜负,彼此不能相容,不但不能够了解别人,连对自己的本宗,对自己所信仰的经教,也都未能深入。

第四点,雍正皇帝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对三教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的看法是三教平等。今天讲的就是“和平”,宗教和平,和平就是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和平是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这叫和平。如果觉得我比你高,我比你强,那就不平等了,不平等就决定不能和睦,不和睦就有争论,有争论就有流血、就有战争,就造种种的恶业,要受种种的苦报。大乘佛法是平等法,《华严经》里面讲“生佛平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跟佛是平等的,佛没有说他高高在上,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佛是得到真平等。

第五,真正得到平等,再看看芸芸众生,外面的形迹虽然不一样,如《华严经》上讲的“种种形色”,形是形状,色是相貌,这个世界有各个不同的族类的人,譬如说,我们说黄种人、白种人,非洲人等等这些,他是不同族类的,还有不同族类的畜生,但是都是平等的。老和尚特别举例,他说,澳洲看到的袋鼠,那是一个族群,无尾熊也是一个族群,都是众生,佛的眼睛看众生都是平等的。那除了畜生道以外,那还有植物,也是属于生物。这些说明形迹虽然不一样,理是相同的。

第六,理上来说,有情众生都有佛性,有情是指动物,这是相同的,佛性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它的形状不一样。植物的种类,更是不胜枚举,种类不同,颜色也不一样,可是性是相同的,一切无情众生有法性。无情众生是法性,有情众生是佛性,法性跟佛性,同一个性,所以《华严经》上云:“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一个性才能够同圆种智。

第七,既是同圆种智,我们就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彼此照顾。不但人跟人之间做好朋友,与动物也要做好朋友。老和尚说,他举例说,中国从澳洲进口了一批牛,饲养人员跟它们讲话,牛不理他,因为它听不懂中文,讲英文它就听得懂,所以负责养育牛群的人还要到澳洲学英文。从这个小例子就会体会到,动物也是通人情的。因为它是在澳洲搬运到中国的牛,它听了澳洲的这个饲养人员的英文听惯了,它听懂英文,它听不懂中文,所以中国的饲养人员特别还要到澳洲去学习,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一个例子。

第八,由于资讯的发达,交通便捷,人与人之间往来愈来愈密切,地球变成一家,我们所说的地球村,所以必须要互相尊重,互相敬爱,共存共荣。目前有一些宗教家、政治家都有这个认识,二十一世纪就是趋向于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转变时期。

第九,这就是经上所讲的“同”跟“异”,异是形色不相同,同是体性相同,体就是哲学上讲的本体。所有宗教无非是教人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这是善,就是同归于善,就万善同归,佛门讲“万善同归”,正是此意。佛家讲“五戒十善”,这是引导人向善;儒家讲“五常德行”,也是诱掖讲劝,引人向善。

第十,雍正皇帝在序文中举宋文帝(宋文帝就是刘宋,南北朝刘裕篡东晋建立宋国,历史上称为刘宋,宋文帝是刘裕的儿子),他问侍中何尚之一段话。宋文帝说,“六经本是济俗”,六经是儒家的。“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则吾坐致太平矣。”如果儒与佛的教学,能够普遍推行,人民信受奉行,社会安定,国家繁荣,人民幸福,没有作奸犯科之事,那我这个皇帝不就坐享太平了吗?

何尚之回答说,“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有一百户人家的小乡镇,叫“百家之乡”,有十个人学佛持戒,这十个人就是小镇的模范,就能够化民成俗,就“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邑就是古代的小城,如果一千户人家的小城市,有一百个人修十善,那就百人和睦了。能以这种风气教化这个地区,就所谓的“贤人国之宝”。这个比例是十分之一,一个人就能够去影响其他九个人。人能够断恶向善,国家的刑法就不需要了。这个帝王甚至地方官吏,就可以垂拱坐致太平了。

第十一,这段话是帮助社会去恶向善,是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方法。而佛教劝导众生断贪瞋痴慢,劝人希圣希贤,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能够信受奉行,确实可以为社会的典型、模范。凡是执著成见,自赞毁他,决定是不了解别人,也不认识自己。

雍正皇帝这一段开示,实在是多元文化的理念,应当将之扩展到所有不同宗教、不同的族类、不同的国土。佛家讲的教诲、经论虽然多,但是为了济世,五戒十善比什么都重要,首先劝人要懂得因果报应的理论与事实,才能劝导世人。

以上是老法师开示万善同归。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感恩各位同修大德,若有讲得不妥之处,敬请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南无阿弥陀佛

GMT+8, 2024-5-18 15: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